黑龍江新聞網訊 經過近年全產業鏈各個環節攜手攻堅克難,目前,我省風電產業鏈初步形成,風電整機企業已進入批量生產,多個零部件企業也都研制完成并實現配套,且產品全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這是記者在日前召開的省風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11年度會議上獲悉的。
我省是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5個省份之一,全省50米高度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約為2.3億千瓦。2009年開始,省科技廳將風電變流器、風機葉片、電控系統、增速齒輪箱、風機塔筒焊縫檢測爬壁機器人等關鍵部件的核心技術研發分別立項、全方位扶持,通過組織省內23家大型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攜手攻關,搭建風電產業政產學研有機結合的公共服務平臺,促進了各單位優勢資源互補,各單位承擔的7個省科技攻關項目和10個協作的自主創新項目進展順利,目前我省已掌握了風力發電裝備集成、整機及關鍵部件的核心技術,形成了風電產業的技術優勢,為“龍字號”大型風電設備產業化奠定了雄厚的技術支撐。
“我國風電機組90%以上的變流器依靠進口,是制約我國風力發電產業化的一個瓶頸。”哈爾濱九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兆國告訴記者,由該公司研制的2009年省重大科技新產品項目“年產200套兆瓦級風電變流器”裝配生產線已建設完成,為國產風電變流器搶占市場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今年春節剛過變速風力發電機組,公司就與省內和山東省的幾個風電場展開了合作洽談。
與此同時,黑龍江瑞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引進丹麥MITA技術,經消化吸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系列電控系統,其主控系統和變槳系統兩臺樣機,已經試運行;哈爾濱首泉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大型1.5MW風力發電機葉片制造模具及配套設備2套,已進入產業化階段;由哈電機廠、哈理工大學、哈飛風電聯合研制的1.5MW半直驅永磁同步發電機已進入總裝配和試驗階段;哈爾濱海納電機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2MW半直驅型永磁風力發電機二手吊車,是目前國內自行設計、自行制造、單機容量最大的半直驅型永磁風力發電機;省林業設計院還可利用風場數據和專用軟件幫助企業進行風電微觀選址、項目預算等。
由哈爾濱哈飛工業風力發電設備制造公司研制完成的省內首臺自主化1.5兆瓦半直驅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組,是一種具有全新傳動鏈形式的風力發電機組,可有效提高風機的風能利用率、發電品質、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目前該臺機組已應用于依蘭華富風電場,運行良好。據公司總經理高亞春介紹變速風力發電機組,現今哈飛風電已具備年產200臺1.5兆瓦半直驅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組的生產能力。下一步,將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并與省內風機零部件企業合作,推進本地化風電裝備配套產業鏈。
據了解二手吊車,我省將實施集群化發展戰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風力發電裝備產業鏈條,力爭到2015年,形成年產風力發電機組3000兆瓦(相當于1.5兆瓦機組2000臺)的生產能力,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