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楊晶)近日,中國華電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陸續停牌,等待重組計劃落地。在重組的預期下,尚未停牌的黔源電力則成了香餑餑,7月22日晚間公告中稱,公司遭同為電力行業的寧波熱電的子公司寧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舉牌。
在華電集團此番國資改革路徑中,黔源電力將意欲何為?此次舉牌背后,對黔源電力的看多理由更受市場關注。
耗資近1.5億 寧電投資半年醞釀舉牌
據公告,黔源電力于7月21日收到寧波寧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知,截止2014年7月21日,寧電投資持有黔源電力股份1527.84萬股,占其總股本的5%。
寧電投資解釋舉牌目的是基于黔源電力目前的投資價值判斷而作出的商業行為。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市場狀況及黔源電力的發展及其股票價格情況等,決定是否繼續增持黔源電力的股份。
寧電投資對黔源電力的此番增持始于今年1月14日,在為期半年時間里,寧電投資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方式進行增持,同期黔源電力股價呈現企穩爬升。截止22日收盤,黔源電力報收9元,自寧電投資最初開始買入時股價已累計35%漲幅。
據公告統計,若以1月黔源電力股價平均價估算,寧電投資此番舉牌總計耗資約1.47億元。其中,2月、3月、4月,寧電投資成交均價分別為11.3837元、11.4878元、12.2505元。又以1月、4月、7月增持力度較大,單月買入均超過了300萬股。
除了寧電投資,著名私募澤熙投資也在今年進入黔源電力前十大股東隊列,在截止今年3月底的最新股東名單中,旗下1期、6期信托分別持有黔源電力3.62%、1.36%,合計持股比例逼近5%。
事實上,久旱迎甘露,業績看天色的黔源電力在今年的持續降雨中正迎來了較好的來水情況,發電量、凈利潤隨之增加。黔源電力提升了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3300萬元到虧損28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1422.79萬元。
然而,僅憑業績好轉,寧電投資、澤熙投資對黔源電力的看好理由絕不止于此。
華電集團深化改革 旗下上市公司東向惹關注
在國企改革試點啟動的熱題下,作為黔源電力的實際控制人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的改革,或才是多路資本舉牌看多的重點所在。除了黔源電力遭產業投資舉牌,近日,華電集團下屬六家上市公司中,已有華電能源、金山股份、華電國際因重大事項而相繼停牌。就連尚未有消息發布的國電南自也在利好氛圍刺激下連續兩日漲停。
7月22日晚間,華電能源公告稱,將收購鐵嶺發電51%股權,參與金山股份定增。華電國際因重要事項未公告,23日將停牌一天。
據了解,今年1月中旬,華電集團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設計了今后3-5年集團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并規劃目標到2020年,公司資產規模達到1.2萬億元,銷售收入達到4000億元,實現利潤300億元左右,資產規模、銷售收入、利潤水平在現有基礎上均實現翻番。
其中提出要著力推進資產運營改革,以公司整體上市為方向,推動上市公司對集團資產的整合,最終讓符合條件的資產全部進入上市公司平臺。改革還將通過分類放權,重點推進區域公司、專業公司、上市公司協調發展華電能源擬參與金山股份定增,優化發電、煤炭產業空間布局,逐步實現發電企業區域化管理、煤炭企業專業化管理。以及將積極穩妥推進新興產業布局,積極研究和推進頁巖氣、LNG、航改機、節能環保產業項目的發展,注重形成一體化產業鏈,打造新的價值增長極。
黔源電力與烏江水電或不再若即若離
市場上一直有預期,同屬華電集團、同處貴州腹地的更優質公司——貴州烏江水電開發公司有可能整合進入黔源電力。但多年來,傳言聞風未動。黔源電力由華電集團直接持股13.58%華電能源擬參與金山股份定增,華電集團控股51%的烏江公司持有黔源電力12.2%的股份。烏江公司董事長同時擔任黔源電力董事長。
業內人士指出,按照華電集團全面深化改革中發電企業區域化管理等改革思路,黔源電力作為華電集團旗下西南區域的唯一上市公司,勢必將在區域資源整合中承擔重要融資作用。這也意味著黔源電力與烏江公司的關系或將有望進一步明確。
目前,烏江公司早已完成烏江流域梯級水電開發,通過“水火并濟”位列貴州發電企業裝機規模之首,投產裝機容量1316.5萬千瓦,其中水電866.5萬千瓦,是黔源電力已投產可控裝機容量的2.5倍,火電450萬千瓦。
更為重要的是,近幾年,在黔源電力受困貴州旱情而踟躕的同時,烏江公司正逐漸變身“綜合能源公司”,通過借力貴州建設全國能源基地吊車出租,積極拓展產業鏈,進軍貴州煤炭、頁巖氣資源,并逐漸發展成為華電集團重要的區域公司和戰略發展重點。
據了解,目前烏江公司現控股煤炭產能372萬噸/年,公司還進軍黔北、黔東的頁巖氣資源富集區,力爭5年時間初步建成頁巖氣開發的規模化生產井工廠,配套建設儲運、管網系統,使之成為新利潤增長點。
在此輪改革中,烏江公司提出,計劃到2020年,實現發電裝機突破2000萬千瓦吊車,建成2個千萬噸級“煤電一體化” 基地,實現年產氣14億立方米,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元,年總產值超過40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