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同時開工建設,這批項目總投資超650億元。
青海清潔能源資源優勢顯著,光伏資源可開發量35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一;風能技術可開發量7555萬千瓦,位居全國前列;可用于清潔能源開發是吊車的荒漠化土地資源達10萬平方公里。
青海有舉世矚目是吊車的世界屋脊,有讓人神往是吊車的青海湖、昆侖山、可可西里、三江源。在這塊大美的廣袤土地上,奔騰的水、呼嘯的風、炙熱的光,在這些的加持下青海正在打造一張全新名片,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為什么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落戶在了青海?這張全新的名片成色如何?帶著這份好奇和關注,跟隨《對話》節目,我們來到了2021“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共同探討青海:如何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紀書記信長星: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碳達峰、碳中和”這絕對不是一個領域,一個環節,一個地區的事情,而是我們大家都要做。那么青海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我們能做什么呢?
第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就是發展清潔能源,我們都知道一年365天,8760個小時,在全國相當多的地方,能發電的時候也就1000多個小時,而青海不是這樣,青海80%以上日照時間平均都在2300以上,像海西這些地方超過3000個小時。
第二個輻射量特別強,一年下來每平方米大概輻射量6000兆焦以上,那同樣一塊光伏板裝在青海它會發揮出更多的電。
第三個我們都知道你要裝光伏也好,裝風電也好,那要有地,耕地上是不能來做這件事情。青海就有這優勢,有大量的這種荒漠化的土地,不長草,不長樹,現在用來種光伏板,栽上光伏板,栽上風電機倒是很適合,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江 毅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總經理
國家電投在青海的發展是很早的。在七十年代中期,國家開發黃河上游水電的時候,我們就承擔了國家交給的任務,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黃河上游的梯級水電站基本按照國家的規劃,從龍羊峽以下的梯級水電站已經基本建設完成。圍繞青海清潔能源產業高地開發,國家電投將發揮青海在水、風、光、儲多能互補的一個開發優勢,通過一體化、集中式開發來支撐產業高地發展。
張傳衛 明陽集團董事長
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就要干到8000萬,現在是3000萬,還有5000萬。如果要打造一個億,就是7000萬。7000萬建設投資規模就會超過5000億,加上部件應該接近1萬億,這個完全可以構建一個零碳和低碳的產業集群,我們將圍繞清潔能源場景,積極構建綠色產業經濟帶、產業集群,助力青海更好的打造產業高地。
曹仁賢 陽光電源董事長
青海打造這個高地,跟我們企業的使命愿景非常契合。我們這些創新型企業主要做的工作就是產業化,就是把專業的力量奉獻到我們的清潔能源高地的項目當中去,并在光、風、儲、氫以及電動汽車五個賽道上進行協同。
高紀凡 天合光能董事長
青海是我從事太陽能產業夢想落地的地方,1998年5月,我們第一批的光伏和儲能一體化的這種移動電源就送到了青海海西州,而且整個青海每個階段的新能源的發展,天合都參與了,我們將在青海建立重點實驗室的青海創新中心,把裝備的技術結合青海的整個零碳產業場景,構建一個獨特的新能源技術。
錢慶林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總經理
電網企業在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使命征程當中,是承擔著主力軍和排頭兵的責任,因為電網它是清潔發電,接入、輸送、消納和外送的一個平臺我們將在“十四五”期間,投入600億的電網建設資金,來啟動青海清潔能源外送第二條特高壓通道的建設,為青海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做好基礎保障。
青海省長親自帶貨
“光伏羊”是怎樣誕生的?
信長星:一切產業的發展,前提都是保護生態,堅持生態優先。青海這個地方生態太脆弱了,一旦遭到破壞,修復的代價極其巨大的。所以有些事情是萬萬不可做的。在光伏發展過程中,不光說的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上有空地就發展光伏,而是現在發展這個光伏產業,它極大的改善了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