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一些視頻上看到一些土吊的“強勁實力”:臂數可達十余節、全伸臂數秒內全伸/縮,6條支或8條支腿等等不一而足,而且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同樣16噸的噸位,自制吊十五六萬就可以開回家,而同樣的汽車吊剛三十萬左右,那么優勢這么大的情況下,土吊(自制吊)的未來趨勢什么樣呢?
下面就幾個數據來說說:
2003年-2010年,工程機械全行業出現了普遍景氣的景象,汽車起重機的銷量也屢創新高。
部分山東、河南小廠家抓此機會,開始介入小噸位起重機的生產,而這些小廠家生產的小噸位起重機也就是吊友口中常常提到的“土吊”。
而所有這些稱之為起重機或吊車的前身則是被很多大眾所戲稱的“土吊”
這里所說的土吊,在我們這些小型吊車廠家來說也叫自制吊
這是在十三四年前一種介與汽車吊與簡易起重機之間的一種產物
隨著市場需求量十分之大和生產廠家的工藝不斷成熟與改進,現在的自制吊已然成了吊裝行業里一道風景----價格便宜自重量大,最主要的是不受車身長寬高重的限制
在國家規范了吊裝行業與吊車機械之后的時間里,一些汽車吊的運營和生產中就有了許多規定性的細節,比如12噸的汽車吊,長寬高自重等等都有了許多規定,底盤,大臂吊車公司,轉盤,支腿,卷揚機馬達等等,超過這些規定則無法掛牌營業
早些年,土吊廠家們日子過得還不錯,不過在經歷2011-2016年這一波市場的下滑,他們的日子卻是不太好過,隨著安全環保生產的制度的不斷完善,土吊們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2016年,徐工、中聯、三一三大品牌占國內銷售占比為53.62%,2017年達到70%,2018年上半年升至接近75%。
盡管市場總份額在增長,但這三大廠在土吊及三四線品牌的市場空間卻越來越小。
高昂的價格及售后等等各方面原因都造成了現在這種情況出現。
一方面,對于吊裝行業來說,工程量本就是“狼多肉少”,而隨著我國相關制度不斷完善、法規不斷出臺,尤其是即將到來的國六標準,從車輛的設計、生產、下線,直至賣到消費者手里、再到車輛達到其有效壽命期之前,企業需要建立完整的自查體系,確保每輛車的排放水平滿足標準的要求。
這對土吊來說雪上加霜,土吊們難以進入一二線城市,工作地點僅限于城鄉結合部或農村市場,大幅減少了作業機會;另一方面,各主機廠家的吊車生產成本較為透明的,土吊之所以價格低廉,最大的因素就是配置,而現如今的吊裝行業對吊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吊重性能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三四線起重機品牌生產空間越來越小,他們也進一步擠壓土吊市場,而土吊的價格優勢逐漸喪失。
而今天我們所說的自制吊(土吊)則不在此規定之內
早先的土吊(自制吊),是一種適應市場需要而產生的一種產品
2噸、3噸、5噸是最基本型的,也是那個時候很多小型吊車廠家所能生產的最大噸位的
一般來說是在農村蓋房子上料上樓板或種樹拉樹等等一些需要噸位小吊遠不太長的工作
當時大型的吊車廠基本不產這些“小東西”或是說無暇生產,而市場所需量又極為廣大
所以一些小型的吊車廠家便由些感到了商機
其結果也是,這種小吊車整整有十多年的紅火日子
乃至到了現在,可以掛黃牌中小型的汽車吊、隨車吊和拖拉機吊大行其道的時候,這種小型土吊仍有不小的市場需求
這跟我們現在市場發展有很大的關系
第一這種自制吊一般適合在農村里干活,或是在車主附近方圓十多公里內工作
不需要掛牌,其車型也不需要受到長寬高和自重的限制,12噸的自制吊一般自重就可能有13噸到15噸之多
雖然吊車行業本身很高危的工作,一般買自制吊的都是在吊裝行業工作五六年或十多年的行家,都有了一定的技巧和熟練度他們工作時出事故的機率很小,而且一般都是三五噸的小活
第二,這種自制吊的價格本身就便宜,現在一款12噸的自制吊也就是十三萬左右的價格,在農村建設如此繁忙的今天,一般順利的話一年半或二年左右就能收回本錢,因而很多人還是非常喜歡這種小土吊的
在很多一、二線城市里很難看到土吊的身影這是很正常的一個現像。
山東濟寧恒琪吊車
吊車發展至今,吊裝用戶追求的不再僅僅是起重性能,他們對安全性、舒適性、操控性有了更多要求,并且這種要求還在不斷升級。土吊廠家或是主觀不愿、或是受制于客觀條件而不能,在安全性、舒適性、操控性等方面的研發投入對土吊廠家來說無疑是遙遠且困難的。跟不上用戶的需求山東小型吊車廠家,終將會被淘汰,吊裝用戶所需不斷提高,是土吊“強勁實力”走向沒落的根本原因
小噸位起重機市場由啞鈴式(一線品牌與三線品牌市場占有率最大山東小型吊車廠家,呈現中間小兩頭大結構)過度到倒金字塔形(一線品牌占據絕大部分市場),是起重機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吊車公司,此種態勢在2018年已初現征兆,而2019年,將會是土吊的寒冬。
第三,一般開這車的老吊裝司機都會是C證,如果換作掛牌汽車吊的話需要B證,很多人都不愿意因此再升級自己駕證,寧可去買臺這種自制吊
第三,現在吊裝行業競爭也是十分激烈,中小型的汽車吊雖然能掛牌比較正規,但是工作的時候要價也是相對來說高些,而這種小自制吊因為成本購買的時候低,所以干活的時候費用也相對來說低些,這在吊裝工作的時候本身就有了相當大的競爭力
第四,這種小型自制吊不受車管所通告的影響,其馬力,大臂也都是根據所需要來定制
單單大臂,一般正常掛牌的12噸汽車吊,也就是7米五節或是7米六節,工作半徑30米或35米左右。而自制吊一般都是7米7節,7米8節等等,足足比汽車吊多出了十五六米的工作半徑距離。這多出來的十多米在具體體現上就是時間上的節約,別的車8個小時能工作完,他可能只需要5個小時或者更少。
第五,安全性上這種小型自制吊也是保障性十足,一般12噸汽車吊會有五條支腿,每節二米,橫跨度6.3米左右。而12噸的自制吊,會可以做成七條腿或八條腿,橫跨度更牢靠,在后趴或前趴的時候,前后增加的支腿會讓吊車工作的時候更為牢靠安全。
以上都是自制吊的一些小優勢,當然每個生產廠家的商品還是有些不相同的,在真正購買的時候還希望仔細看看試試車的靈敏度安全性等方面
再者,吊裝行業本身是高危行業,不論是汽車吊還是自制吊,不管新手還是老司機都要有個清醒的認知,高高興興上班工作安安全全下班回家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現在看來,那些土吊的小型吊車廠家如果不再把產品升級,只是一味的追求價格低廉的話,以往優勢會慢慢失去,不久以后會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小。
以上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與我聯系……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