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江蘇省發改委發布了《江蘇省風力發電裝備發展規劃綱要》,這為江蘇打造一個完整的風電產業鏈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近年來,風力發電在世界范圍內呈爆發式增長。風電裝備產業也正處于市場需求上升、產業規模擴大的加速發展期。2007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328萬千瓦,同比增長高達147%。目前,國內風電設備市場年銷售額超過250億元,而到2020年,這塊“蛋糕”有可能擴至千億元。
江蘇是我國風能資源大省,也是國家指定的風電發展基地之一。全省規劃的風力發電裝機容量,2010年為150萬千瓦,2020年為1000萬千瓦(其中陸上300萬千瓦風力發電機組輪轂二手吊車,近海700萬千瓦),遠期為2100萬千瓦。有關專家說,這樣的發展速度,亟須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作為支撐。
但一直以來,江蘇風電裝備產業技術落后、產業鏈不完整,風電制造企業大多是近兩年剛起步,風電機組和系統設計技術、設備性能、效率以及技術工藝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均存在很大差距,這些都嚴重制約著江蘇風力發電的發展速度。
為縮小技術差距,目前,江蘇省一些企業正致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產品,如常州新譽公司在成功開發1.5兆瓦雙饋式風電機組的基礎上,正在設計2兆瓦直驅式風電機組及主要配套部件永磁發電機。其他一些企業也在逐步采用國際流行的變漿控制技術。
據了解,國產風電設備是一個巨大市場。目前,我國風電建設成本在每千瓦9000元左右,而風電廠60%—70%的投資都在風電設備上。如果風電廠能全部或大多采用國產設備,那將能節約大筆投資。
目前,江蘇正瞄準風電裝備制造業這一巨大的發展市場,不少企業風電裝備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也越來越高。據了解,除8家風電成套機組制造企業外,江蘇現有5家葉片制造企業、高速齒輪箱制造企業、發電機制造企業、回轉支承制造企業各一家,6家風塔制造企業吊車出租,4家輪轂、底座、主軸、塔桿、扭力板等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風力發電機、高速齒輪箱、回轉支承和風電變壓器等關鍵部件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都已達到50%左右。
據了解,《江蘇省風力發電裝備發展規劃綱要》將有力促進江蘇打造一條完整的風電產業鏈。目前,江蘇省正采取一系列舉措促進風電產業鏈的形成。
風電產業兆瓦級的成套機組,以前多為進口。今后,江蘇省還將以兆瓦級成套機組為重點風力發電機組輪轂,加快1.5兆瓦級以上陸上風電機組的批量生產步伐,加大2.0兆瓦級以上陸上風電機組研發步伐,加強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技術的引進、合作和自主開發,形成技術儲備。此外,該省還計劃建立一座試驗性風力發電場,專門用于新型風電機組現場性能測試。一個完整的風電產業鏈正在江蘇漸趨成型。
文/本報記者郁進東通訊員羅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