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系列
1.國內首座12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振江號”首吊成功
在江蘇如東風場,國內首座12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振江號”順利完成首吊。該項任務的圓滿完成意味著,這個由江陰臨港開發區企業振江股份打造的風電重器通過了實戰檢驗。
2.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量的預測范圍為164GW-200GW
近日,EIC在《2020全球海上風電》(Global Offshore Wind 2020)報告中表示,隨著人們對氣候變化風險和影響的認識增強,可能會更加關注供應鏈和零部件生產方式的脫碳工作。
報告補充稱,對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量的預測范圍為164GW-200GW。
3.新冠病毒將導致2020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減少近5GW
近日,能源研究機構Wood Mackenzie表示,與此前的預測相比風力發電機尾翼,新冠病毒(COVID-19)危機將導致2020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減少近5GW。Wood Mackenzie表示,對全球風電裝機的潛在影響在中國和美國仍然最為顯著,預計在這兩個國家,在風電重點政策的最后期限內風電裝機量將創紀錄。
4.中車株洲所“風電智能管理平臺”項目入選湖南省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計劃
據了解,中車株洲所打造的“風電智能管理平臺”,是集風電機組實時監控、管理、風電機組故障診斷及健康管理、風電機組智能運維管理等相關功能于一體的集中智能化風電信息管理平臺。該平臺支采用大數據存儲分析技術,符合物聯網要求,支持云部署,目前吊車出租,該平臺已經實現了由中車株洲所風電提供整機的全國50多個風場的數據接入、診斷和運維功能,并且還在持續優化中。
5.中材葉片阜寧公司85.6首套葉片成功發運
近日,由中材葉片自主研發的Sinoma85.6首套葉片在阜寧公司新溝廠區完成裝車,成功發往福建興化灣掛機。Sinoma85.6是針對 8.0MW主機平臺開發的海上葉片,采用了中材葉片自主研發的全新氣動外形、全玻璃纖維結構設計,是目前公司量產級別最大的海上風電葉片產品,該產品的成功量產,使中材葉片在8.0MW以上級別市場中占據有力競爭地位。
汽車系列
1.“技術奇瑞”創新能力再獲肯定 “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獲批
近日,奇瑞新能源獲得“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認定,成為入選的5家企業類省重點實驗室之一。該實驗室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汽車輕量化專業實驗室,標志著奇瑞技術創新能力再獲肯定,在科研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取得新進展。
實驗室力爭通過3-5年建設,將自身培育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打造鋁基輕量化汽車標準體系,為奇瑞產品品質提升、汽車輕量化技術探索和積累做出貢獻。
2.純手工打造Vega EVX跑車,全身采用碳纖維
總部位于斯里蘭卡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維加創新(Vega Innovations)推出一款全電動、雙座的超級跑車,車身由碳纖維純手工打造,動力來自雙馬達全輪驅動傳動系統。
3.高端賽車BAC Mono 中的定制零件與輕量化元素
BAC Mono是一款輕型賽車,重量僅570千克, 40個3D打印定制部件(包括前燈、后視鏡、后燈罩等),創成式設計創建的輕量化輪轂,石墨烯增強碳纖維材料制造的覆蓋件。BAC Mono能夠滿足對行人和安全保護的法律要求,也可以在城市街道上行駛。
航空航天系列
1.尾翼對接成功:“新舟”700飛機離首飛更近一步
近日,在設計跟產團隊的現場見證下,隨著主對接螺栓順利插入對接孔,“新舟”700飛機10001架機尾翼與機身部件對接順利完成。作為“新舟”700飛機結構的最后一個大部件,這意味著經過設計團隊不懈努力,飛機機體結構全部“團聚”。自2019年尾翼復合材料零件開始試制以來,尾翼結構團隊就一直處于高效工作狀態。
2.慕尼黑航空公司內部融資2.4億美元用于區域空中交通的全電動飛機
總部位于慕尼黑的航空公司Lilium正在開發用于區域空中交通的全電動的、垂直起飛和降落的飛機,公司宣布完成了價值超過2.4億美元的內部融資。
該輪融資由騰訊牽頭,其他現有投資者也參與其中,包括Atomico,Freigeist和LGT。迄今為止,新基金已募集的總資金超過3.4億美元。它們將用于支持Lilium Jet的進一步開發以及為Lilium新建成的制造工廠進行批量生產的基礎準備。
碳纖維系列
1.上海石化擬投資35億建設年產2.4萬噸原絲/1.2萬噸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
3月25日,上海石化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建設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項目預計投資額35億元人民幣風力發電機尾翼,建設期約為4年。
本投資項目的建成將有利于滿足國內市場對碳纖維復合材料的需求吊車,促進碳纖維產業的技術進步,公司未來將通過降低成本費用,穩定產品質量,來提升產品獲利能力。
2.東麗為OceanGate潛水艇提供碳纖維預浸料
3月23日,美國華盛頓為載人潛水公司提供服務的公司OceanGate宣稱,它將東麗復合材料美國公司作為航空級預浸碳纖維材料供應商的首選。以制造深海載人潛水艇的新型碳纖維壓力容器。新的壓力容器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生產。
3.Reportlinker發布2020至2025年碳纖維預浸市場預測報告
近日,Reportlinker網站宣布發布“碳纖維預浸市場增長、趨勢和預測(2020-2025年)”報告。該報告對國防/航空航天市場前景、技術特征和市場結構進行了預測。
全球碳纖維預浸料市場是比較穩定的,前五大供應商在市場中占了很大的份額,分別是TORAY工業公司、TEIJIN有限公司、Hexcel公司、SGL碳公司和Solvay公司等。歐洲依然是航空主市場
4.蘭州藍星25000噸50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落戶山東淄博沂源縣
近日,蘭州纖維黨委書記、總經理周寶慶,副總經理王斐與沂源縣人民政府通過網絡“云簽約”的形式,簽署招商引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蘭州纖維是國內質量穩定的低成本、大絲束、工業化碳纖維生產企業,當下碳纖維的發展熱潮已經到來,沂源也是人杰地靈,投資環境十分優良的好地方,希望雙方一起把事業順利地做大做強,穩步推進各項發展。
5.甘肅張掖投資新建年產4000噸T800高性能碳纖維及碳纖維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3月21日,甘肅張掖碳纖維裝備制造(張掖碳谷)項目在張掖智能制造產業園開工。市委書記楊維俊宣布項目開工,張健、謝又生、關堯、成廣平、秦禾、王榮才、于永梅等市領導,甘州區、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投資企業負責人參加。
項目以“助力科技強國戰略、打造中國‘張掖碳谷’”為目標,在張掖智能制造產業園投資新建年產4000噸T800高性能碳纖維及碳纖維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60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30億元,主要建設航空航天和汽車碳纖維制品生產線4條,今年年底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5億元、利稅2億元;一期啟動建設后,二期將同步規劃、壓茬推進,計劃明年6月底前建成投產。
玻纖系列
1.Polygon公司將復合材料用于氣瓶和全裝配氣瓶
Polygon公司介紹polySlide和PolySight兩款產品,可以作為單個氣瓶用于組裝,也可作為一組完整的裝配氣瓶投入應用。氣瓶管有標準尺寸,也可以根據客戶要求設計。PolySlide 氣瓶是由以環氧樹脂為基體的增強連續玻璃纖維通過纖維纏繞工藝制成的,強度極高。與金屬材料的各向同性特性相比,這種氣瓶具有正交各向異性的材料特性。正交各向異性材料指的是氣瓶上各位置的物理特性會隨著幾何坐標的改變而出現差異。PolySlide 氣瓶具有設計靈活、低摩擦系數、重量減輕、抗腐蝕性、耐沖擊性、非導電性等特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