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動態】約翰迪爾WL53裝載機再入川 新設備交付江油用戶
約翰迪爾WL53裝載機是國內率先采用國III排放標準的裝載機中型風力發電機,秉承了多年積累的約翰迪爾產品優勢:結構件簡單耐用,能夠有效降低運營成本;高達21MPa的液壓系統壓力和42%的儲備功率,在同級別產品中獨占鰲頭,在實際工況中也更勝一籌。
【機械動態】工程機械迎來智能化浪潮
機器換人是智能化普及的另一象征,據悉5月份,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3%和10.3%,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8個百分點和3.8個百分點。有一條數據值得注意:1月至5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50.4%。這一數據也充分說明了我國正在加速推進“機器換人”二手吊車,相信智能制造在不久的未來將成為現實。
【機械動態】薩希瓦爾電站投產,有望填補巴基斯坦1/4用電缺口
華能山東如意巴基斯坦薩希瓦爾電站3日正式竣工投產,該電站是華能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個大型高效清潔煤電項目。 薩希瓦爾燃煤電站工程總投資約18億美元。工程建設歷時22個月,比合同工期提前200天投產發電。薩希瓦爾燃煤電站作為巴基斯坦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環保指標最優的綠色環保型電站,可滿足當地1000萬人口用電需求,有望填補巴基斯坦1/4的用電缺口。
【汽車動態】工信部發布第十一批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
7月6日,工信部發布了第11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本此發布的目錄共有665款新能源汽車進入,其中純電動乘用車34款、純電動客車382款、純電動載貨汽車2款、純電動專用車139款;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5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101款;燃料電池客車1款、燃料電池專用車1款。
【汽車動態】首列新能源城際電動車組亮相長客
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制的新能源城際電動車組近日抵達內蒙古草原開展試驗。這是我國首款實現電網供能、電池供能兩種動力模式轉換的新能源城際電動車組,可以在不接觸電網的情況下續航超過200公里。憑借這項技術,列車可在全路況、全制式的軌道條件下跨軌運行。
【汽車動態】力帆新能源瞄準出租車 280臺車落地廣州
7月5日下午,力帆股份全資子公司——力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與廣州4家出租車服務公司簽訂購車合同和購車意向性合同,總量280臺力帆620EV2純電動車即將投放廣州市場,其中當天采購數量120臺,意向性訂車160臺。力帆股份副董事長、首席科學家陳衛表示,這對力帆新能源戰略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標志,未來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已是大勢所趨,市場潛力巨大,出租車或網約車將是一大突破口。
【汽車動態】7月北京新能源車備案出爐 即將正式公布
7月5日,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公布了《申報備案企業及產品信息公示》,根據表格顯示,此次備案材料齊全的企業共有9家,12款車型。
【汽車動態】長安汽車等多家公司加入百度無人駕駛生態聯盟
7月5日舉行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布將推出DuerOS和Apollo兩大開放平臺。前者為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開放平臺,具備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賦予機器聽懂人類語言的能力;后者旨在提供開放、完整、安全的軟硬件和服務平臺,幫助開發者快速搭建自動駕駛系統。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中興通訊、路暢科技等多家公司入圍Apollo生態合作伙伴聯盟。受此影響,7月5日,無人駕駛概念板塊集體大漲。
【船舶動態】新時代造船6#158000噸油船簽字交付
2017年7月5日上午,新時代造船6#158000噸油船簽字交船,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玉永與6#158000噸油船船東代表出席活動。雙方代表在交船文本上簽字,該船正式交付船東。
【船舶動態】揚子江船業股價半年飆升45%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揚子江船業(位置 評論 新聞)股價猛漲45%,成為在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中表現最佳的股票。這得益于干貨板塊情緒改善,揚子江船業重新獲得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訂單。
【能源動態】續航可達數月 荷蘭公司研發出四驅太陽能電動汽車
據美國媒體7月4日消息,荷蘭公司Lightyear正研發一款太陽能電動汽車Lightyear One。據報道,該車能在沒有充電的情況下行駛數月,為首款四輪驅動的家用太陽能電動汽車。
【能源動態】我國企業有望改變世界高純晶硅競爭格局
隨著“領跑者”計劃的不斷實施,我國光伏產業技術不斷進步,單、多晶組件效率也在不斷提高。然而,高純晶硅是我國光伏產業技術的薄弱環節,歐美在高純晶硅技術方面一直對我國采取技術封鎖,我國高純晶硅長期依賴進口。隨著國內光伏企業加碼高純晶硅項目,我國高純晶硅產業的全球地位和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二手吊車,下游環節對進口的依賴將進一步降低中型風力發電機,從而改變世界高純晶硅競爭格局。
【能源動態】光伏市場未陷急冷 后市展望雜音大
在中國的630搶裝潮結束后,太陽能供應鏈的價格與需求并未如預期般下探,甚至有略微上漲的現象,使得廠商對后續走勢的看法產生分歧。
【能源動態】“小風電”應有大作為
彭博新能源財經近日發布其重要獨立預測《2017年新能源展望》提出,陸上風電成本將在過去8年已經下降30%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47%。風電成本的持續下降也同樣帶動了全球中小型風機市場的增長。
【能源動態】挪威最大風電場下周開始發電 谷歌預計9月初獲得首批風電
Tellenes風電場擁有50臺發電機組,總容量為160兆瓦。目前該風電場仍在建設之中,它將成為挪威最大的風力發電廠和谷歌在歐洲最大的風力發電廠。
【能源動態】“中國制造”新突破 陳澤民的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
7月5日,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一期4MW發電機組的第一臺1MW發電設備在云南省德宏州瑞麗市進行了首次地熱發電實驗,并網成功,機組并網過程中設備各項參數正常,狀態控制良好,這標志著該機組正式具備發電能力。
【能源動態】動力電池回收問題或有望得到部分解決
近日,《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以下簡稱《拆解規范》)以及《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以下簡稱《余能檢測》)國家標準宣貫會正式舉行。隨著宣貫會的推進,動力電池回收問題有望得到部分解決。
【能源動態】全球首個商業級海上漂浮式風力發電場建成
該發電場項目于2015年底推出,總投資規模為2.1億英鎊,由阿聯酋馬斯達爾(占股25%)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占股75%)合作開發,共包含5臺單臺6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30兆瓦。發電場占海域面積4平方公里,區域內海面平均風速每秒10米。目前漂浮式架構已在挪威配裝完畢,正準備拖拽至蘇格蘭的彼得黑德鎮海岸線外25公里,并錨定至海底。預計項目將于2017年第四季度全面投產,屆時將為約22000個英國家庭提供可再生能源電力。
【能源動態】比美國帝國大廈還高的風力發電機即將問世!
美國風能產業飛速發展。過去9年,該國可再生能源的總量增長了3倍多,其中風能和太陽能占多數?,F在,他們計劃利用更多的風能,而降低其成本的最佳方式之一是建造更大的風力發電機。這正是由弗吉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帶領的包括6個機構在內的聯合團隊正在設計全世界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的原因,該風力發電機機高500米,比美國帝國大廈還高約57米。
【能源動態】國電投清潔能源發電比重將達50%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6日在京發布的《2016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提出,到2020年,國家電投發電總裝機將達到1.7億千瓦,清潔能源發電比重達到50%。其中,水電達到2520萬千瓦(境外12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15%。核電達到1196.28萬千瓦,占總裝機的7%。新能源發電達到3710萬千瓦,占總裝機的22%。氣電達到1071萬千瓦,占總裝機的6%。
【能源動態】印度計劃用風能和太陽能打造“綠色港口”
近日,印度航運部實施了一項重大舉措:投資1.045億美元,為其12個主要港口實施約200MW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工程。
據悉,印度最初的目標是建立大約200MW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工程,計劃在未來幾年擴展到500MW。在初始階段主要由兩個主要港口:Kandla和VO Chidambaranar (VOCP)開展大約45MW的風力發電工程。其中,Kandla港目標為20MW,現已實現了6MW,而VOCP還沒有啟動其25MW的工程。有一位官員解釋說,VOCP工程還有進一步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