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財年實現業績大幅增長,但全球風電巨頭西門子歌美颯未來的路依然艱難。
11月5日西門子風電葉片,西門子歌美颯公布了2019財年(2018年10月-2019年9月)業績,實現營收102億歐元,同比增長12.1%,達到此前100億-110億歐元的營收預期;凈利潤同比翻番,為1.4億歐元,而息稅前利潤率微降至7.1%。
同日,西門子歌美颯下調了2020年的收入預測。
據英為財情網站報道,西門子歌美颯表示,隨著各國逐步削弱新能源補貼,轉向市場驅動機制,其明年的利潤率或受到更大擠壓。
西門子歌美颯預測,未來一年的營收增幅將下降,息稅前利潤率或降至5.5%,并將2020年的收入預期下調為102億-106億歐元。
受此影響,當日西門子歌美颯股價下跌9%,至11.89歐元,為今年2月以來最低。
西門子歌美颯表示,2019財年營收增長主要因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及運維服務三項業務部門均實現了增長。此外,新增訂單增長7.4%,至127億歐元。
其中,受美國、印度、智利及中國市場的帶動,該公司陸上風電訂單增加4.8%至9.4GW。
得益于臺灣新市場簽訂的1.5GW訂單,西門子歌美颯新財年的海上訂單增加10.9%,至2.6GW。運維服務業務訂單則增長了13.4%,達到27億歐元。
西門子歌美颯認為西門子風電葉片,短期內風機行業面臨風機價格下降、成本上升,以及市場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
日前,歐洲各國政府已將此前的統一電價補貼政策改為競價補貼模式,風電補貼大幅度縮減。
據ICIS Power Perspective報告,在沒有補貼或任何其他降低風險機制的情況下,可再生能源發電資產的收入完全取決于市場上可以達到的價格,即捕獲價格。
目前,歐洲的風電捕獲價格趨于普通電力批發價格,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增加,電力供應高峰期價格被壓低吊車出租,從而導致“價格蠶食”吊車公司,使得無補貼的項目變得不經濟。
據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道,政府引入基于市場的招標模型,迫使風電行業削減成本,使風電領域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整機企業陷入低價競爭,陸上風電受到的影響尤為巨大。
政策的限制以及公眾的環保抵制,導致德國風電市場急劇放緩。
依據德國陸上風電署(Fachagentur Windenergie an Land)的最新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德國新增并網風機數量僅為148臺、并網風機總功率僅為507MW。這個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82%,甚至不如去年一季度的并網容量,也一舉刷新了1999年以來的最低值。
9月26日,西門子歌美颯宣布,停止在丹麥的部分風機業務生產,并裁員600人。
9月27日,全球第一大風機制造商丹麥維斯塔斯也宣布,為應對歐洲風機需求整體下滑,將在德國Lauchhammer工廠和丹麥Lem工廠裁員590人。這兩座工廠主要為維斯塔斯V112、V117和V136風機生產葉片。
日前,西門子歌美颯再次宣布,將在兩年內再削減600個工作崗位以保障公司的盈利水平。裁員將在德國、西班牙、丹麥、美國和英國等多個市場展開。
11月6日,西門子歌美颯股價上漲3.48%,報收11.95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