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
01 賣鋼材起家
1972年2月,伊廷雷出生在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艾山街道,高考結束后,他被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專業錄取。
東北林業大學地處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原名東北林學院,1985年8月更名為東北林業大學。
伊廷雷從萊蕪坐火車來到哈爾濱求學,冰城的大學生活,不但讓他學到了專業知識,也鍛煉了他強健的體魄。
大學畢業后,伊廷雷經親友介紹,來到泰安市下面的新泰市,在一家裝飾公司擔任設計師。
在裝飾公司工作的日子里,伊廷雷對建筑裝飾行業了解得越來越仔細,發現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未來建材、裝飾行業也會迎來發展高峰。
于是,他回到老家萊蕪市鋼城區,打算自己開一家裝飾公司。說干就干,看準方向和機會不墨跡,這是大多成功者的共有特點。
2000年前后,伊廷雷在萊蕪注冊成立了大洋裝飾公司萊蕪金雷風電,隨著對外承接裝飾工程萊蕪金雷風電吊車出租,對上游建筑材料的需求,他又成立了萊蕪市龍磊物資有限公司,深入建材銷售領域。
在經商的過程中吊車,伊廷雷重質量、講信用,逐漸在行業內贏得不錯的口碑。后來,他發現銷售鋼材市場更大,賺錢也更快。
于是,伊廷雷逐漸把精力放在鋼材銷售業務上,萊蕪遍地開花的房地產樓盤也讓伊廷雷手里的鋼材不愁銷路。
短短幾年的時間,伊廷雷憑借勤奮和努力,把鋼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年銷售收入過億,伊廷雷自然也是掙得盤滿缽滿,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為今后的轉行奠定了資本。
02 轉行風電
2006年初,伊廷雷決定放棄火熱的鋼材生意,他要創辦實體經濟,打算進入大型鍛件制造行業。
伊廷雷的親戚、朋友對他的打算表示反對,紛紛潑冷水,認為他放著賺錢的行當不做,去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不合算。
但是,伊廷雷明白僅僅干銷售,未來總有遇到天花板的那一天,而且,鋼材銷售沒有技術含量,而且進入門檻低,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個行業,賺錢不長遠。
他必須為自己選擇全新的創業方向,于是,在2006年3月,他拿出自己全部身家財富,在鋼城區里辛街道張家嶺村的一片荒山上,成立了“山東萊蕪金雷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各類大型鍛件的制造。
據說,他之所以用“金雷”二字命名自己的公司,是源于伊廷雷“一諾千金、雷厲風行”的經營理念。況且,還巧妙地把自己名字里的“雷”字,完美地鑲嵌其中。
可見,伊廷雷對金雷科技的期待之心溢于言表。
成立以來,伊廷雷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升企業技術水平,打造了集高品質鋼錠制備、鍛造、熱處理、機加工、涂裝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金雷科技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各項業務逐漸走向正軌,企業效益開始不斷顯現,就在大家以為可以過幾年舒服日子時,伊廷雷卻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前方。
企業要發展,必須要規范,他給金雷科技提出上市的目標,并以此對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引入職業經理人等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很明顯,伊廷雷在謀劃更大的藍圖。
03 公司上市
自2008年開始,伊廷雷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謀劃企業發展,先是規范公司管理結構,破除家族企業任人唯親的弊端,實現公司各項財務指標的連續增長。
而且,他還四處尋求資本注入,引入多家風投,為企業聘請會計、券商、律師機構。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4月22日,金雷科技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為當年萊蕪市第一家A股上市的民營企業。
上市當日,金雷科技發行價31.93元/股,共發行1407萬股,募集資金4.49億人民幣。
從2008年立下上市夢想,伊廷雷堅定不移,歷經8年的努力,終于圓了金雷科技的上市夢。隨著公司上市,伊廷雷的身家財富財富瞬間激增,成為萊蕪遠近聞名的億萬富豪。
然而,伊廷雷并沒有被成功迷惑了雙眼,而是在鮮花和掌聲中再次出發。
雖說公司上市后,金雷科技的產能已經由原來的不足5萬噸/年,提升到現在12萬噸/年。而且,企業積極倡導產品創新,推進技術進步,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迅速提升,形成了自身的產品特色,主導產品有1MW至5MW的風電主軸。
伊廷雷還不斷深化產教融合,與山東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企業研發水平。不但建立了“山東大學-金雷風電大型鍛件均質化研究中心”,還把公司作為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基地。
到去年底,據胡潤百富榜顯示,48歲的伊廷雷以27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1922位。
不知道朋友們,對萊蕪風電富豪伊廷雷的創富故事怎么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點贊不如關注,關注無疆紀事,它不會讓失望哦。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