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談到風,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滑翔傘、風箏等借助風力使用的裝備、玩具,或者臺風、龍卷風、陣風這樣不同的自然現象,可是你知道風還能用來發電嗎?
這種使用了上百年的發電方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條件。有人認為風力發電有著種種危害,國外甚至成立了反對風力發電的組織,他們通過游行、演講等多種形式抗議風力發電,瑞典、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享受了數十年風力發電帶來的好處,但在這種抗議下被迫拆除了很多風力發電設備。風力發電真的有巨大的危害嗎?
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的介紹
古時候沒有發動機,湖泊里的船只可以用竹篙或者船槳驅動,但這兩種方法在大海里就行不通了,幾乎所有遠航的大船都是依靠風來推動,由帆來控制方向和速度。陸地上,人們用風車將山下的水運輸到山上風力發電機葉輪,用風車旋轉帶動的力量推磨磨面。可以說,中國自古就有利用風能的傳統。
風力發電其實是指通過風力發電裝置,將自然界無窮無盡的風轉變為電能。雖然風到處都有,但不是所有的風都可以用來發電。
一般只有三級以上的風才能帶動風力發電機的葉輪產出電流。而且只有風速大于4m/s的時候才最適合發電。同等效率的風力發電機組下,風力越大,產生的電量越多,經濟效益也越大。比如一臺55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在9.5m/s的風速下可以輸出55千瓦的電量,但在5m/s的風速僅可以輸出9.5千瓦的電量。
風力發電可以將風能轉化為電能
目前風力發電在多個國家盛行,尤其是丹麥、芬蘭、瑞典等國家,它們都是主要依靠風力發電的國家。我國在2005年的時候,風力發電還不像現在這樣普及,但現在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了風力發電的第一大國。
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以及煤炭發電相比有兩個特殊的情況。一方面,風力發電不夠穩定。因為發出電量的多少和時長完全取決于天氣,人力完全無法干涉,所以對于高壓電網很不友好。
另一方面,風力發電的產出時間和人們用電需求時間相反。一般來說,風力發電的主要效能都在晚上,反而在需要大量用電工作和生活的白天沒有充沛的電力穩定供應。
丹麥的風力發電技術很發達
風力發電的優勢
風力資源作為清潔能源的一種,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就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我國地域遼闊,風力資源非常豐富,而且絕大多數地區都有安裝風力發電設備的條件。而且個別地區常年刮大風,非常適合安裝風力發電設備。
風力發電對要求也比核電、煤電和水電的要求低得多,它不像核電一樣必須有極高的安全防范建設要求,不像煤電一樣最好建立在靠近煤炭資源的地區降低成本,也不像水電一樣必須修在水資源豐富的地方。
可以說,不論是平原還是戈壁甚至于海上,只要是有風的地方,風力發電裝置都可以在這里源源不斷地產生出電能。
風力發電有很多優勢
風力發電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優勢:建設的規模可大可小,非常靈活。風力發電廠的規模不會受到地域影響而出現無法安裝的情況,因為每個風力發電裝置都是單獨的機組,如果地域廣闊就可以多安裝一些,如果空間有限就可以少安裝一些。而且它的建設周期相較其他發電方法來說要短得多。
在我國,風力發電的投資力度逐年加大, 根據財政部公開的預算可以看出,我國在2022年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助的資金預算有38.7億元,其中風力發電就有15.5億元,占總預算的40%左右。
風力發電站
近幾年,風力發電行業在我國越來越被重視,很多風力發電行業相關的企業也發展地越來越好,而且我們也有了自主研發的小型渦輪機。根據有關媒體報道,中國的風力發電甚至弱化了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而且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預計:到2030年,我國風力發電已經可以完全滿足所有的用電需求。
風力發電帶來的好處如此之多,為什么還會有人強烈抵制呢?他們抵制使用風力發電的動機又是什么呢?
我國很重視風力發電行業
風力發電的危害
抵制風力發電的組織聲稱,風力發電時,旋轉的風扇葉就像高速旋轉的巨大鐮刀,會直接屠殺路過的各種鳥類。英國的倫敦經濟學院曾經深入研究過這個問題,他們在2014年對風力發電對鳥類造成的影響進行觀測和分析。數據結果顯示,英國每年大概有10萬只鳥類因為風力發電設備而受傷或者死亡。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也曾在2018年公布了一份數據,數據顯示,美國8%的電能都來自于全國5萬臺左右的風力發電機,每年受到風力發電設備傷害的鳥類數量更多,足足有14~32.8萬只。
風力發電設備對鳥類造成了一定傷害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鳥類死于風力發電設備呢?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方面,風力發電設備的高度剛好和鳥類飛行空間的區域重合,所以鳥類的飛行空間被占用。
另一方面,風力發電設備一般會大面積覆蓋,而且發電時的轉速非常快,鳥類很難規避,一旦被碰到就會有死亡的危險。還有就是風力發電設備一般都在光線較差的清晨、黃昏或者夜晚運作,鳥類會因為光線和風扇葉片旋轉速度太快,看不清誤撞上去導致傷亡。
除了拆除風力發電設備,還有沒有辦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其實美國康奈爾大學提出過一種建議:可以利用天氣雷達監控鳥類遷徙的行進路線,在鳥類飛過的風力發電區域進行有效保護,防止鳥類被這些設備誤傷。
風力發電設備對鳥類造成了傷害
據了解,美國4~5月有5.2億左右的鳥類在飛行風力發電機葉輪,這種措施一旦落實,會大幅度降低鳥類因此傷亡的數量。
除此之外,抗議使用風力發電的人還表示,風力發電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資源,大量消耗對地球長久發展不利,還說風力發電會導致溫室效應加劇,一定要限制風力發電的使用。但事實真的如他們所說的這樣嗎?為什么風力發電在國際上被反對,我國卻還在大力發展呢?
風力發電設備會對鳥類造成傷害
隱藏的事實真相
不可否認的是,風力發電卻是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二手吊車,但整體來說,風力發電作為當下最為便捷的清潔能源總歸是利大于弊。
抵制風力發電的人士以美國每年有14~32.8萬鳥類因為風力發電設備受傷的數據大做文章,但刻意忽略了鳥類其他死亡方式的數據。比如,根據康奈爾大學鳥類實驗室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因為撞上高樓而死亡的鳥類大概有6億只左右,試問這些人為什么不抵制高層建筑,限制建筑物的高度呢?
人類的建筑物也對造成了大量鳥類死亡
有數據顯示,目前地球上可以轉換為電能的風力資源大約有100億千瓦,哪怕是全球都在使用的水力發電量總和也不過是風力發電的十分之一。據了解,全世界煤炭發電只是風力發電量的三分之一。
風力發電會加劇溫室效應更是無稽之談。我國在2017年,煤炭發電站全國的81%。煤炭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這樣的發電方式導致溫室效應的影響要遠遠大于風力發電。隨著風力發電在我國的大力推廣,風電量在我國產電總量的比重加大,反而有效防止了溫室效應的惡化。
風力發電
那么,在強烈抵制風力發電之下,到底藏著怎樣的真相?
地球上的煤炭和石油資源都是不可再生資源,而這些資源恰恰又是國家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一旦這些資源被壟斷或者哄抬價格擾亂市場,會對很多國家造成重創。
我國也是本著愛護地球環境的初心,竭力在清潔能源上謀求新的出路,所以在近十幾年大力發展風力發電。這一舉措恰巧又和“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理念不謀而合,因為這項舉措降低了我國對石油和煤炭資源的依賴性。
中國正在大力發展風力發電
某些國家用自己的貨幣掌握了石油資源,一旦我國在大力發展風力發電以后降低對石油資源的依賴,他們肯定會因此損失不少利益。
眼看著我國已經成為了風力發電量的世界第一大國,而且勢頭越來越猛,在大量研發制造過程中,對風力發電的技術也掌握地更加全面和高端。為了防止我國對不可再生資源依賴度的降低以及對清潔能源技術的掌握程度的提高,他們這才鼓吹風力發電有害論,試圖用這種幼稚的手段降低我國發展迅猛的步伐。
實際上,利用風能這件事,放眼全球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的歷史
公元前,古埃及、古代中國以及古巴比倫就已經利用風能開始運輸水資源、澆灌農田以及楊帆遠航了。到了11世紀,風車已經在中東地區的大部分國家廣泛應用。大約在13世紀吊車公司,風車被傳入歐洲,并在之后的100年里迅速普及到家家戶戶。當時,荷蘭除了用風車向低洼地區取水以外,還用風車來榨油和鋸木頭。
丹麥是風力發電的先驅,世界上50%左右的風力渦輪機都是由丹麥生產的。1987年,丹麥氣象學家發明了實驗風力機,并在1905年成立了風電工人協會。早在1918年,丹麥就已經在120多個地區有了風力發電機,這些風力發電機的功率只有20~35千瓦。這些發電機為丹麥全年用電消耗量提供了3%的電量。
丹麥的風力發電技術很好
1981年,55千瓦的大功率風力發電機被丹麥研發出來,這種風力發電機一經問世就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因為這在當時突破了風力發電技術的瓶頸,而且這種技術使得每度電的生產成本降低了一半。
上世紀80年代,德國也開始大規模使用風力發電。1974年,美國率先實行聯邦風能計劃,大規模修建風力發電廠。4年后,丹麥建成了日德蘭風力發電站。1991年,日本最大的風力發電站投入運行。
直到八十年代,我國才陸續從多個國家引進發電機組,先后在地域遼闊的大西北建立風力發電廠。目前我國已經將風力發電廠的陣地擴大到了風力資源更為充沛的海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風力資源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風力發電
結論
風力資源是清潔環保的可再生資源,我國之所以能夠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建設,不僅僅是因為它能夠給我們解決一定的用電需求,更是因為它的環保意義和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意義。所以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措施,大力支持風力發電工作,不要盲目聽信那些不懷好意的謠言。
風力發電對中國發展意義重大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