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警告:本搜狐號本人不薦股,文章內容屬于個人操作心得的分享,僅供參考和交流學習,所有觀點不構成任何股票買賣依據!據此投資風險自理!保持理性參考文章。
一、公司介紹:1、主營業務情況, 公司主營業務為風電設備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風電塔 筒、樁基及導管架等,產品涵蓋 2MW 至 5MW 等市場主流規格產品以及 6.45MW、 8MW 等大功率等級產品。作為國內領先的風電設備零部件生產企業之一,公司憑借技術工藝、客戶資 源、產能布局、經營規模、產品質量等多方面競爭優勢,先后與中國交建、天津 港航、龍源振華、華電重工、中天科技、韓通重工等風電場施工商,國家能源集 團、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華潤電力、三峽新能源、中廣核、江蘇新 能等風電場運營商,以及中國海裝、上海電氣、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運達風電 等風電整機廠商建立緊密的業務合作關系。2、主要產品情況 風電設備是指利用風能發電的設備,根據工作環境可分為陸上風電和海上風 電,通常情況下一套完整的風電設備包括風電機組、風電支撐基礎以及輸電控制 系統三大部分。風電機組包括機艙罩、齒輪箱、發電機、葉片、軸承等組件,風 電支撐基礎包括風電塔筒、基礎環等,輸電控制組件包括輸電電纜、控制系統、 升壓站等。其中,海上風電支撐基礎還包括樁基、導管架等零部件。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風電塔筒、樁基及導管架等,包括陸上風電塔筒、海上風 電塔筒、海上風電樁基、海上風電導管架等。3、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構成
二、行業和競爭:(一)從歷史數據來看,陸上風電出現“搶裝潮”,新增裝機容量自 2016 年始逐 年下降,并于 2017 年到達谷值,但 2017 年新增裝機容量仍與“十二五”期間 (2011-2015 年)年均新增裝機容量基本持平,進一步說明“十三五”期間 (2016-2020 年)陸上風電行業整體規模已大幅提升。與 2015 年相比,本次“搶裝潮”風電消納環境明顯改善、特高壓項目配套 逐步完善,后續風電場投資、采購受“搶裝潮”影響較小。一方面,因前期裝機 容量集中在消納能力有限的北方省市,導致 2016 年、2017 年平均棄風率超過 10%, 因棄風率高多省市被限制投資、新增裝機容量下降,而 2020 年棄風率已降至 5%, 消納情況較好、風電項目投資受限區域大幅減少;另一方面,“十三五”規劃實 施以來,國家對特高壓電網等基礎設施持續建設投入,富余風電外送條件得到較 好的改善,2021 年吊裝的特高壓配套風電項目有望達到 10GW,為北方風電場 大型基地投資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因此,預計 2020 年陸上風電 “搶裝潮”后的 1-2 年內陸上風電行業新增裝 機容量將出現波動,新增陸上風電項目訂單競爭將更為激烈,風電設備零部件生 產商利潤空間有下滑風險。
目前,國內陸上風電度電成本已相對較低,平價上網條件較為成熟,截至 2020 年 7 月已落實電網接網消納意見的平價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 1,139.67 萬千 瓦,陸上風電平價上網項目投資已初具規模。據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2025 年 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有望達到 20%以上,“十四五”期間風電年均裝機需求將 達 36GW;因部分省市目前尚未出臺陸上風電裝機容量規劃,此處結合海上風電 主要省市海上風電“十四五”期間擬新增裝機容量進行測算吊車出租,陸上風電年均新增裝 機容量將在 28GW 左右。未來,隨著平價上網政策的穩步推行,中國陸上風電 未來仍具備廣闊市場空間。中國已成為海上風電最大市場,隨著供需結構持續調整、電網建設的持續完 善、政策影響的消化過渡、產品技術的迭代進步,未來海上風電仍將持續快速發 展:①據國家能源局的《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至 2020 年全國海上 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達 10GW、累計并網容量達 5GW;②根據國網能源研究院發 布的《中國新能源發電分析報告 2019》預測,“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發展將進 一步提速,根據江蘇、廣東、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或地方已批復的海上風電 發展規劃規模測算,“十四五”期間預計全國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 25GW;至 2025 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 30GW 左右,80%裝機集中在江 蘇、廣東、福建等省份,且江蘇、廣東有望建成集中連片開發的千萬千瓦級海上 風電基地;③此外,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的統計數據,歐洲地區海上風 電度電成本從 2012 年起已下降 67.50%至 0.57 元/度,海上風電發電成本下降速 度明顯,平價上網可預期性較強龍源海上風電怎么樣,行業已逐步進入持續穩定增長的良性發展狀態。
江蘇、廣東、浙江作為海上風電開發主要省份,已披露 “十四五”期間海上 風電規劃建設的整體目標,結合上述省份 2021 年預期新增裝機容量 5.7GW,預 測 2022-2025 年期間平均新增裝機容量達 5.9GW,“搶裝潮”后海上風電整體市 場規模仍較大。同時,為保障海上風電平穩發展,廣東、上海、浙江等省市的省 補政策已較為明確,為海上風電降本增效、實現平價上網提供窗口期。因此,2021 年海上風電“搶裝潮”結束后,行業可能迎來 1-2 年的調整期,投資節奏放緩、 訂單競爭加劇,導致公司海上風電業務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長期來看仍具備良好前景。(二)報告期內,風電塔筒、樁基系公司核心產品。因風電機組裝機容量及風電場 所處環境的不同,所需風電塔筒、樁基的結構設計、材質型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 差異,因此公司采用風電塔筒、樁基對應裝機容量作為市場占有率考量指標。2018 年至 2020 年,公司風電塔筒、樁基的市場占有率變動情況如下:
公司主要競爭對手:
三、特別風險:(1)業績下滑風險,截至 2020 年末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為 547,394.40 萬元,2021 年以來已中標或 簽署部分新增項目,在手訂單較多。根據產品交付計劃,2021 年公司業績將仍 有所增長;但受“搶裝潮”結束影響,預計公司 2022 年收入、利潤水平將出現 一定幅度的下降。(2)債務償還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流動比率分別為 1.11、1.18、1.29 及 1.68,速動比率分別為 0.81、0.79、0.66 及 0.94,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 75.83%、72.13%、 67.34%及 52.62%吊車,由于公司資金來源主要來自銀行借款和股東資本金投入,融 資渠道相對單一,償債能力較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偏低。假如未來公司經 營出現波動,特別是公司資金回籠出現短期困難時,將導致公司產生一定的償債 風險,對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產生不利影響。(3)應收賬款金額較高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 42,341.91 萬元、44,968.44 萬 元、51,627.54 萬元及 90,525.16 萬元,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34.53%、21.27%、 13.29%及 22.78%;應收賬款前五名客戶占比分別為 61.23%、55.81%、79.86%和 73.61%,集中度相對較高。
四、募投項目:
五、財務情況:
2021 年 1-9 月的主要財務信息及經營狀況:
2021 年經營業績預告信息 根據管理層初步測算,公司 2021 年營業收入預計為 52.52 億元至 54.63 億元, 較上年同期增長 33.67%至 39.0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0.96 億元至 11.40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78.13%至 85.2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 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90億元至11.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7.97%至85.09%。
六、無風個人總結:發行人公司主業是一些比較大的風電樁基,科技含量一般般,但是市場的搶裝潮令公司業績水漲船高,公司利潤極速上漲,公司在手訂單比較多,今年利潤還將迎來高增長,公司估計22年搶裝潮過去,業績將迎來下滑,公司現在上市處于最好的時候,而且公司屬于現階段最熱的賽道,新能源風電,碳中和龍源海上風電怎么樣,幾乎都沾上了,這就決定了公司估值不便宜,疊加創業板概念,短線給予280億左右估值,無風建議保持關注,上市開盤沒有破發風險,建議積極申購。
溫馨提示:對于新股預測表的價格,無風重點是指開盤價,不是指開盤后跌到這個位置。從炒作情緒來說,高開低走太傷人氣,就算高開了跌到某個價位也不建議接盤,除非莊占比資金介入量明顯暴增。預測表是看重公司上市前的財務質地和行業前景,新股后期有波動是正常的,個人看法會隨著資金的喜好和題材的發酵而改變前期觀點,請謹慎和理性參考,本文內容不做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