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在五大發電集團中,華電集團在天然氣發電板塊發力較早,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氣電集團。向天然氣上游領域延伸是華電集團近幾年來的戰略重點,不過,這一計劃似乎并沒有進展得非常順暢。
華電此前規劃的多個接收站目前均尚未開工。而在國內天然氣需求增長放緩、電力過剩的現狀下,華電的LNG戰略是否有所改變?其LNG接收站的建設進展到底如何?
據了解,專司華電集團油氣業務開發、運營的中國華電集團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已成立LNG接收站籌備工作處華電清潔能源謝春旺,計劃在江蘇連云港開建第一個接收站。該公司總經理謝春旺接受《能源》雜志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華電的LNG接收站的前期工作是按照原計劃的進度開展的華電清潔能源謝春旺,只是下游通道的建設困難比較大。
“我們希望明年能夠拿到國家的批復,在十三五期間擇機開工建設第一個接收站。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在十三五期間推進第二個接收站的籌備工作。”謝春旺說。
以下是謝春旺接受《能源》雜志記者獨家專訪的精彩內容:
問:目前國內LNG市場有過剩的跡象,你如何看待國內LNG市場的前景?
答:我國進口LNG是從2006年正式開始的,到現在正好十年的時間。目前我國LNG上岸的能力和骨干管網的能力基本上是滿負荷運營。總的來看,我國的儲氣設施、儲氣能力從世界平均水平來看仍是落后的。這對我國天然氣需求的發展制約比較多。當天然氣價格較好的情況下,國內仍然有很多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比如,我們華電想自己多進口點天然氣,但卻沒有直接進口的渠道。
的確,局部地區的LNG有一定的過剩,這也是我國在能源結構調整中的一個必然過程。全球的天然氣消費量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平均為23%。我國才5.9%,數字非常低。根據我們國家的規劃,再看看目前的數字,我對LNG需求增長的未來非常有信心。
問:但是國內已投產的LNG接收站在一些需求不大的時間段并沒有滿負荷運營,還有的接收站有二期擴容的規劃。新建LNG接收站還有必要嗎?
答:當然有必要,LNG對季節性要求非常強。按照2030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的15%的話,基本上要消費5000億立方天然氣。這個增長速度要求非常高,需要我們國家開放進口市場才能做到。那么,除了三大油之外二手吊車,必須要讓別的經濟體進來。算下來,LNG的進口量差不多要到1000億立方米左右,我們國家去年進口的LNG大概是 265億立方米,進口LNG還有很大的空間。
但是,實際上尋找進口LNG接收站的口子越來越困難。要找一個合適的上岸地點建一個站,需要跟國家的相關規劃相配,還要跟各個省的規劃相配,然后也要跟航道、用海、環保相配。資源越來越少,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
問:目前華電進口LNG的戰略有無改變?
答:華電進口LNG的戰略是不會變的。華電所使用的天然氣有兩個來源,第一個來源一定是依托我們國家的主供氣商,特別是三大石油企業,我們要大量的用國產氣。如果我國國產氣的比例是60%—70%,那么我們肯定也要用60%—70%的國產氣。第二個來源就是我們華電自己進口一部分天然氣,依托于我們華電沿海的燃氣電站,形成我們自己的LNG供應能力,同時能夠起到平抑氣價的作用。這兩個氣源加在一起,能夠滿足我們華電保證天然氣的安全供應。
問:華電的LNG戰略一直在推進,可是推進的難度是不是比最開始預計的更大?
答:接收站前期的進度是按照原計劃進行的,但是下游的通道到我們電站的通道建設困難比較大。我們的計劃是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第一個接收站。到時候建起來不管是一個接收站還是兩個,基本上還是給華電自己的燃氣電站使用。我們華電現在簽的天然氣供應合同已有230萬噸了。在跟三大油合作給電站供氣的同時,我們也在跟民營企業合作,租賃他們的接收站。只要誰有通道吊車,我們都愿意合作。
問:華電從2014年起就開始規劃自建LNG接收站,現在具體建設的情況如何?
答:我們建設LNG接收站的速度從來沒停過,但是建一個接收站沒有那么簡單。我們在全國規劃了十三個建設點,要從中進行優選。華電是中國第一大天然氣發電商,主要的氣電站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以及環渤海地區,因此我們建LNG接收站的布局就要與電站的布局相適應。
我們計劃在十三五時期建設一個LNG接收站,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前期準備再建一個接收站。我們預計第一個開建的LNG接收站是在江蘇連云港。連云港那邊有很多大的能源項目,但是接收站只有我們那一個。此外,我們在廣東地區布局了一個天然氣接收站,得到了廣東省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現在也在做前期的可行工作,力爭列入廣東省和國家的相關規劃。
問:國家能源局等部門一直在積極推進天然氣管網和進出口設施開放給第三方,華電在這方面有何建議和打算?
答:開放天然氣管網給第三方使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政策問題。我國現在的基礎設施夠不夠,地下的儲氣設施怎么精細化,誰來承擔成本?這涉及到一個體系的建設,需要基礎設施的發達才能實現。美國和歐洲的市場開放過程花了10到15年。
我國現在建設LNG接收站的政策是放開的,建設LNG接收站速度較慢最核心的不是政策問題,是后面的通道建設問題,配套建設問題。天然氣必須上游和下游完全連成一致,這個東西不能有一丁點的商務風險,建一個接收站跟后面的通道規劃必須同步進行。國家的政策對任何一家企業都是公平對待的,你自己的市場經營風險也要各企業獨立承擔,同時每個站的建設都要符合國家政策。我們華電組建了一個正式的籌建機構,已經在全面推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