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位于印度半島南端的斯里蘭卡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自古就有“東方十字路口”之稱吊車 集裝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海上絲綢之路”越來越繁忙,這離不開沿線港口的支撐。記者探訪了中斯合作項目——科倫坡南港集裝箱碼頭,提起這個碼頭,許多斯里蘭卡人都伸出大拇指,究竟是什么讓他們頻頻點贊,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去看一看。
央視記者 鄭天皓:我的手邊就是科倫坡南港的集裝箱作業碼頭,這里也是南亞最大的“綠色碼頭”,為什么說是“綠色碼頭”呢?因為這里的四十臺集裝箱起重機全部由柴油驅動改為了電力驅動,在現場既聞不到柴油的刺鼻氣味,也聽不到柴油機工作的巨大噪音,這也是斯里蘭卡第一個完成“油改電”的集裝箱作業碼頭。
提起“油改電”的話題,很多在港口工作的斯里蘭卡員工就打開了話匣子,他們中的許多人過去要在充滿刺鼻氣味和噪音的吊車上工作7、8個小時,如今的改變讓他們頻頻點贊。
吊車司機 Alivnandl:在改用了電力以后,這對我們國家的環境非常好,過去空氣污染的情況得到了改善。
“油改電”工程給港口員工帶來的是直觀的感受吊車出租,而在主持改造的中方工程師眼里卻是一份明明白白的賬單,由于碼頭的集裝箱吊車全年無休,改造后的生態效益非常可觀。
中國招商局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工程部 王玉興:一年我們可以減少碳排放一千噸。
王玉興告訴記者,“油改電”不僅有生態效益還有經濟社會效益,集裝箱吊車工作時,依靠重力將集裝箱下放,帶動小型發電機運轉,再生電能,這些電能通過電力聯網將免費反饋當地國家電網,目前港口已經向當地電網反饋電力超過2萬3千度。
斯里蘭卡港務局主席 Parakrama:這是非常典范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吊車 集裝箱,這為斯里蘭卡碼頭“油改電”開了一個好頭,我認為綠色發展、綠色碼頭這個理念非常重要,這不僅對斯里蘭卡有益,也將對全球生態有益。
傍晚的科倫坡街頭華燈初上,在這千萬盞燈光中也許就有一盞或幾盞是被科倫坡碼頭輸送的電流所點亮。
央視記者 鄭天皓:“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給沿線各國帶來的不僅僅是商品、投資和服務,更有發展經驗和理念的分享,相互學習二手吊車,更好地發展,這也正體現了“一帶一路”倡議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