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閱讀
2020全球最佳風機出爐,金風、遠景、明陽、東汽上榜
GWEC發布《2020全球葉片供應鏈報告》
全球最大離岸風能發電場迎來首個14MW渦輪機!
數據:視頻|為何這家整機商能成為大兆瓦機組的引領者
習近平: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裝機達12億千瓦!
項目信息 招標中標 會議策劃 軟文寫作 新聞采訪
品牌宣傳 人才招聘 宣傳制作 專題報道 風電周刊
文 | 秦海巖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這一年,主政者為推動風電發展殫精竭慮。2021年,“大力發展風電”的表述密集出現在各類中央會議與文件中。針對于此,國家主管部門多措并舉,為風電發展營造有利的環境。《關于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平價”概念進行了界定,向社會釋放出清晰的價格信號,有助于穩定行業發展預期。《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既立足當前,就2021年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提出目標要求,也著眼長遠,建立了消納責任權重引導機制、并網多元保障機制、保障性并網競爭性配置機制等長效機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涉及的項目規模超過9700萬千瓦,為風電中長期發展打開了廣闊空間。
這一年,風電發展的基本面向好。全年,產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1-11月,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2470萬千瓦,截至11月底的累計并網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同比增長29%,連續12年穩居全球第一。風電發展質量也進一步提升。1-11月,全國風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031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119小時。風電在全國電源總裝機容量中約占13%,發電量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5%。
這一年,海上風電開發大幅提速。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海上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67萬千瓦,同比增長227%;截至9月底的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319萬千瓦,同比增長75.7%,躍居世界第一。同時,隨著企業持續投入,海上風電機型大大豐富,施工安裝、運維裝備等薄弱環節得以補強。大規模開發海上風能資源,對于沿海省份優化能源結構、確保能源安全、打造海洋經濟強省具有積極意義,成為驅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藍色引擎”。
這一年,風電行業的創新步伐從未放緩。全年,業界在機型研發、數字化應用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僅在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1)上,風電企業就發布了近50款新機型。目前,國內已經推出陸上6兆瓦系列機型和海上16兆瓦系列機型。長葉片、高塔架應用等同樣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最大風輪直徑達到256米,最高輪轂高度超過170米。此外,集中監控、故障預測和壽命分析技術的進步,促使風電整體管理變得愈加智能高效。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也無法“躺贏”,前方依然存在種種“不確定性”。海上風電“退補”、土地問題、非技術成本……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好在我們有負責任的主政者,在2022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已經明確下一年的重點任務,包括推進中東南部風電就近開發消納,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和“三北”風電基地化開發,抓好沙漠、戈壁、荒漠風電基地建設,啟動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方向已明,行動即可,因為前行是對“不確定性”的最有力回應,而這正是風能人能夠一路披荊斬棘取得現如今舉世矚目成就的制勝法寶。
面向2022年,全體風能人更需再接再厲,繼續在創新上做文章,不斷提升風電的市場競爭力,夯實風電成為主體能源的基礎,為早日建立零碳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風能》雜志
拓展閱讀
項目信息 招標中標 會議策劃 軟文寫作 新聞采訪
品牌宣傳 人才招聘 宣傳制作 專題報道 風電周刊
|中國風電行業網絡優秀服務平臺
|預定廣告
手機看新聞
中國吊裝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