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凌晨2時,新疆烏尉6標項目天山勝利隧道再傳捷報,服務隧道“勝利號”TBM掘進突破5000米大關,累計完成出口端服務隧道總體施工任務的45%,提前6個月完成目標節點任務,為開辟主洞輔助工作面創造了有利條件。
全長22.13公里的天山勝利隧道是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也是烏尉高速全線控制性工程,隧道最大埋深1112.6米,具有高地應力、高地震烈度、高環保要求、高寒、高海拔的特點。
隧道采用“3洞+4豎井”施工方案,利用TBM快速掘進的優勢,為雙主洞開辟輔助工作面,實現“長隧超短打”,高峰期可實現主洞6個工作面同時作業,較常規斜井輔助施工可節約工期約20個月,該技術在國內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屬于首次應用。
自2020年8月“勝利號”TBM始發后,項目團隊緊緊圍繞TBM為中心科學組織施工,不斷優化施工工藝,狠抓工序銜接,加強TBM維修保養,大力開展科技攻關,健全獎勵考核機制,持續提升施工工效,強化進度管理,統籌推進安全、質量、環保等重點工作,成功穿越“FW-13”“FW-14”“F7”等多個斷層破碎帶,攻克超長距離多作業面施工通風、多作業面物料運輸等多項世界級難題,并且創下了服務隧道日進尺30.15米、月進尺500.2米施工紀錄。
天山腹地人跡罕至、氣候變化無常,全體參建人員靠著“缺氧不缺精神”的斗志,充分發揚中交“鐵軍”精神,克服高寒缺氧、物資匱乏的極端惡劣環境,24小時輪班作業。項目團隊不斷開拓創新,以黨建為引領,緊緊圍繞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示范創建目標,大力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持續打造學習型團隊,深入踐行環保生態理念,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
項目建成通車后,烏魯木齊和尉犁之間的行車時間將由現在的7個小時縮短至3個小時,將徹底打通天山南北的交通運輸屏障,對于推動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促進南北疆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優勢資源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供稿|東萌公司 鄧凌東 王坤
編輯|余水婷 劉養科 審核|曹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