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能源行業主流權威新聞媒體——中國能源報社主辦的“2021碳達峰碳中和路徑研討暨高質量發展創新案例發布會”在京舉行,會議重磅揭曉了碳達峰、碳中和高質量發展創新案例,東方風電榮獲“2021碳達峰碳中和綠色供應商”。1月8日,在風電之家主辦的2021(首屆)“風電領跑者”技術創新論壇暨頒獎盛典上,東方風電10MW海上風電機組榮獲最佳海上機組獎、直流變槳系統交流化改造榮獲最佳服務產品獎。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實現“雙碳”宏偉目標,作為清潔能源的風電,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國海上風電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負荷中心近,適合大規模開發、就近消納,有助于實現能源轉型,可以有效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
作為國家能源發展國家隊的東方風電,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重要指示精神,致力于打造海上風電“大國重器”,為“雙碳”目標實現貢獻東方力量。
我國首臺10MW海上風電機組吊裝
該10MW機組,輪轂中心高度距海平面約115米,近40層居民樓的高度,葉輪直徑185米,相當于3臺波音747并排的寬度,風輪掃風面積相當于3.7個標準化足球場。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條件下,單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出4000萬度清潔電能,可滿足20000個三口之家1年的家庭正常用電,可以減少燃煤消耗13000噸,二氧化碳排放35000噸。自并網發電以來,10MW機組表現出卓越的性能,平均可利用率超99.8%,曾創下單周發電量超過172萬度的優異成績。經過現場各類試驗的充分驗證,10MW海上風電機組目前已在福建長樂海域投入批量應用。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10MW海上風電機組的研制,攻克了海上高溫、高濕、高鹽霧、變化莫測的環境和復雜的氣候條件帶來的一系列難題;攻克了碳纖維制造技術難題完成90米超長柔性葉片研制;首創雙驅電動變槳方案,填補了我國自主品牌雙驅動電動變槳系統的空白;攻克超大功率發電機軸系、電磁、絕緣、通風冷卻等關鍵核心技術完成發電機研制,實現了技術突破,完成10MW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10MW海上風電機組設計技術”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作為唯一風電機組設計技術在《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0年)》中收錄,還榮獲2020年度“好設計”金獎。
7MW國產化海上風電機組
2021年,東方風電研制的我國首臺國產化7MW海上抗臺風型風電機組并網發電,該機組一級部件國產化率達100%,整機國產化率超96.2%,國產化率居國內同類機組最高水平。該機組的研制,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點,填補了國內風電行業多項技術空白。首次在91米級風電葉片上使用國產碳纖維材料,首次在7MW等級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上應用國產化主軸承、國產化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國產化變流器IGBT等,實現了技術突破,標志著我國已全面掌握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關鍵部件研發、制造的核心技術,是我國風電全產業鏈齊心協力提升自主、安全、可控能力的一大杰作。
榮獲最佳服務產品的“直流變槳系統交流化改造”是東方風電后服務市場核心產品之一。采用先進、成熟的交流化變槳技術,通過科學嚴格的電氣工藝設計、定制化的器件選型、完整的型式試驗,有效的保證了改造方案的可靠性與安全性。應用集成式交流變槳驅動器,其硬件集PLC控制器、充電器、開關電源以及豐富的I/O接口等功能于一體,后備電源采用環境適應性更強的超級電容,變槳電機采用自然冷卻型交流永磁同步電機,同時應用無風扇免維護設計,改造后系統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等優點。
來源:東方風電
實時掌握行業資訊 共同把脈
聯系我們微信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官方信息發布平臺,實時發布最新的公告通知、行業信息、 等重要資訊,為業內人士搭建掌握行業動態的重要平臺。
電話:010-68596009
郵箱:fncy@cweea.com.cn官網:www.cwee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