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26個場館
將歷史性地首次實現
100%綠色電能供應”
“在這我也想問
在座的各位記者一個問題,
北京冬奧會場館使用的
‘綠色電能’來自哪里呢?
(現場有記者回答:來自張北)
說對了,來自河北省張北”
……
1月17日
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新聞發言人趙立堅
應詢介紹了
本屆北京冬奧會的“綠色辦奧”理念
并向記者朋友們講述了
一則“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
的故事
對
就是在張北
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國海裝”)
的一臺臺風電機組
正駕馭著這里的風
輸出綠色的電
點亮冬奧的燈
“壩上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在擁有著豐富風能資源的河北張家口張北風電基地,廣袤的原野上風車林立,中國海裝張北多能互補、興盛茂、三號鄉等項目的近200臺機組正隨風旋轉,捕風為電,每年將產生14.6億度清潔電能隨網進入北京,點亮綠色冬奧。
在張北風電基地,中國海裝提供的H111-2.0MW/H120-2.0MW/H146-3.XMW等陸上領先機型具有低度電成本和高可靠性,這源于中國海裝在機組開發過程中始終圍繞高利用率及低風險開展機組功性能設計,通過重點故障各個突破、細節把關和低電壓穿越試驗、電網適應性試驗、功率曲線測試、載荷測試、電能質量測試等層層測試加以驗證,能系統實現機組的高可靠性、高利用率及度電成本平價化。
在張北多能互補項目安裝的45臺中國海裝3.XMW風電機組,在一年半運行中,平均利用率達到99.85%。在張北興盛茂、三號鄉項目安裝的90臺3.XMW風電機組并網運行至今,平均可利用率達到99.87%。
中國海裝還致力于提高風機并網友好性 ,中國海裝的風電機組具備低電壓/高電壓/零電壓穿越技術、一次調頻/調壓技術、超/次同步振蕩抑制技術、有功/無功功率調節功能等方面并網技術的應用,使機組具有良好的電網適應性。其中,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500千伏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以下簡稱“張北柔直工程”)配套的張北多能互補項目中,采用的中國海裝3.XMW機型順利通過接入±500kV柔性直流系統的高、低壓擾動仿真實驗、接入±500kV柔直電網寬頻穩定性評估等多項仿真測試,成為風電行業首款在張北柔直工程電網系統下通過仿真測試的機組,獲得了并入張北柔直工程電網系統的許可證。
助力綠色冬奧,除了有技術的加持外,中國海裝運維人員的辛勤付出更是不可或缺。
張北的冬天格外寒冷,最低氣溫可達到零下30多度,但中國海裝運維工程師們始終秉承“全面維護、金牌服務”運維理念,以一顆炙熱的心,全力以赴保發電,堅守崗位保運行。寒風刺骨、大雪封路,車輛無法到達機位,他們就下車步行,拖著幾十斤重的作業工具,深一腳淺一腳,一路跋涉趕到機位,再一頭扎進運維工作中,他們忘卻時間、忘卻饑餓,只為全力以赴保障機組的平穩運行。
這個數九寒冬
風雪吹跑了張北壩上的溫度
但它卻無法撼動
海裝人助力綠色冬奧
的滿腔熱忱
美麗冬奧
我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