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水電的生產車間,一個個巨型塔筒半成品“躺倒”在地,下料、剪板、縱縫、組隊、防腐……工人們正有序生產,各個工位“火花四濺”,一派繁忙景象。在堆場區,大量塔筒成品存放此處,等待運往湛江和清遠陸上風電場。
廣東粵水電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浩:我們現在已經全員復工了,從年初八到現在,工人也是全部崗位到齊,現在大概有170名職工。我們現在生產的基本都是陸上風電塔筒,都是去年10月開始承接的項目,陸陸續續到4月底可以完成。
廣東粵水電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是我市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的重點項目,可年生產海上風電塔筒、管樁和陸上風電塔筒合計350多套。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今年我市海上風電建設將開展新一輪大會戰,他們也提前備足馬力,著手準備投入新一輪生產。
廣東粵水電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浩:我們今年的目標產值是7個億,比去年的承接任務增加一點。因為我們看好陽江海上風電市場,今年海上風電項目也在陸續招投標,所以我們也在著手準備海上風電基礎、管樁、導管架的產品。
記者從陽江高新區經濟發展局了解到,目前,港口工業園區內,東方電氣、金風、明陽、粵水電、潤龍鑄造、中國水電四局陽江海工裝備等6家規模以上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已全部實現復工復產。
來源:直播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