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不進則退!徐工將國際化戰略作為主戰略,并堅定不移將國際化道路走下去,真正以“三有一可”高質量的新發展,落地“三步走”戰略,創造更多奇跡,奮力將徐工珠峰登頂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
2項發明專利
7篇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
10項實用新型及外觀專利
5項企業級技術規范……
自2012年入職徐工
歷經10年磨練和積淀
李曉楓交出一份驕人成績單
為裝載機“減肥” 突出同質化競爭重圍
裝載機行業普遍存在整機設計笨重的情況,為了能夠驅動龐大的機體,往往導致發動機、動臂、油缸等設計冗余。“給裝載機減重,才是避免同質化競爭的有力舉措。但這絕非易事,我們尋找了很多方法,最終裝載機瘦下來了,我自己也瘦下來了?!崩顣詶黠L趣地說。
李曉楓帶領團隊經過市場調研和反復試驗,創造性地取道輕量化設計方向,以徐工大噸位裝載機為突破口,實現工作裝置減重超過1噸,操作舒適性改善了,性能提升了,可節省燃油1.92L/h,整車操作靈活性明顯提高,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
為裝載機“落戶” 拿到高端市場入場券
以駕駛室落物防護與防滾翻達到CE認證要求為目標,李曉楓設想是否可以采用CAE仿真技術彌補破壞性實驗,通過查閱資料建立了駕駛室試驗分析模型。
初期,缺乏數據支撐,為保證減震器模型構造準確性及分析結果的精準度,李曉楓和團隊在車間,一待就是5個小時,制定方案、調試模型、制取樣件。
駕駛室ROPS&FOPS認證試驗分析模型的搭建成功,在徐工率先開啟了駕駛室落物防護與防滾翻分析技術研究,并完成XC9系列裝載機駕駛室骨架結構仿真分析與優化設計,一次性通過CE認證,拿到了出口歐盟高端市場的“入場券”。
為裝載機“建模” 讓數字研發更便捷
隨著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產業數字化已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李曉楓緊抓機遇,搭建數字產業體系,致力推進數字化研發,計劃進一步提高研發質量、縮短研發周期。
CAE研究所迅速抽調包括李曉楓在內的5名核心成員組成“整機數字化樣機攻關小組”,這支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技術團隊沒有被嚇倒,反而更激發了他們探索新領域的欲望。
購買書籍、查閱資料、市場調研、技術交流……經過近2個月的調查研究,李曉楓終于摸清了“數字化”的門路并決定在現有科技技術的基礎上實現創新。
“我們自己研究控制策略,自主搭建電動裝載機整車數字化仿真模型?!?/strong>討論會上,李曉楓的這一想法,驚呆了所有人。
歷經近20次的實驗,李曉楓團隊最終實現電動裝載機整機數字化樣機平臺的開發,完成數字化樣機標定,為純電動裝載機順利投產提供了技術保障。
這批徐工裝載機工作時長已經超過15000小時,結構件從未發生過任何問題,車身輕了反而更有勁了,我非常滿意。
談起徐工裝載機,某煤炭集團設備管理負責人滿口稱贊,李曉楓團隊的付出得到客戶的認可。
實驗室里是辛勤的身影
市場上是客戶滿意的回饋
李曉楓十年如一日
在崗位上無私奉獻
堅持逐夢高端制造的理想
在仿真技術的藍海揚帆遠航!
徐工徐工,助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