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承建的陽新高速豫魯省界至寧陵段項目順利完成黃河故道特大橋首樁灌注,標志著橋梁主體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黃河奪淮入海曾從項目所處的黃河故道國際濕地公園經過。如今寬而淺的河道,浸潤出百里曼妙水域天光,是數百種動植物以及全球僅存1500余只的“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的棲息地之一。
項目重點工程黃河故道特大橋位于濕地公園內,全長1.64公里,兩次跨越環境優美的一、二級水源保護區,克服了生態敏感度高、環保要求高、施工受限大等難點。
項目從優化工序銜接、堅持高標準文明施工入手,打響了“母親河”濕地公園保衛戰。項目結合駐地實際情況,以污水、噪聲、揚塵、光源相關問題治理為抓手,分泥漿混合廢水、堿性廢水、含油廢水和機械廢棄燃料進行廢水四級管控;從低噪機械應用、強效噪聲監測、設置隔聲圍擋三方面精準卡控噪聲污染,設三段霧化噴淋降塵段、兩個洗車點、多輛灑水車動態吸附揚塵。
與此同時,項目組織志愿者成立青頭潛鴨保護小組,著力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局面。通過印發珍稀動物保護圖鑒,執行“嚴控作業時段、禁止夜間施工、杜絕光污染”三條鐵律,保護水源地鳥類,護佑珍稀動植物生存繁衍的凈土。
項目始終堅持“在保護中建設,在建設中保護”,既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又不斷創造“金山銀山”價值。后續將持續協助屬地釋放生態文明紅利,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工程。
審核丨杜龍
圖文丨李慧、龔梓謙、周浩楠、王子超、李佳文
編輯丨查忠明
素材來源丨六公司
主辦單位丨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