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襲擾上海以來
聞令而動、盡銳出戰
迅速馳援疫情防控一線
為上海抗疫貢獻先鋒力量
今天,讓我們走近
向險而奔、逆向而行的
二局援“滬”抗疫先鋒
挑重擔保物資的急“先鋒”
滬蘇湖鐵路項目經理部副經理 管昱華
接到援建上海松江抗疫用房任務后,根據領導安排,物資采購的任務落到了滬蘇湖項目經理部副經理管昱華的身上。此次援建施工任務包括室外活動板房、室內隔離床位、供排水、供電等配套設施。在上海因疫情影響而進行全域靜態管控期間,要在一天內準備如此大規模的物資和設備,管昱華感到壓力巨大。
由于援建點所需材料龐雜,大到電力電纜、方鋼、輕型防火板,小到鐵釘、螺栓、水管彎頭,不同規則、不同型號、不同材質的材料、配件成千上萬,都需要一批批、一件件組織回來,并且多數時候一個配件需要從幾家供應商調貨,在上海人員集中管控、交通管制的特殊時期更是困難重重。
“有壓力才有動力,不能退縮!”管昱華深知材料供應對工程進度意味著什么,所以他帶領團隊立即著手收集信息,并對照材料計劃按照輕重緩急和施工順序,擬定供貨清單,想方設法聯系采購并協調物資設備進場。
新建板房板材告急,工地“等米下鍋”。在考驗面前,管昱華帶領團隊迎難而上,上海市場沒貨了,管昱華幾經輾轉在蘇州聯系到一家多方搶購的供應商;運輸車輛少,來一輛車就優先安排卸貨;廠主供貨不足,就安排專人盯控貨源,把供貨廠方和運輸司機聯絡捆綁在一起,不間斷打電話直到物資進場……就這樣一車車板材每天提前到達,滿足了施工所需。
管昱華(右)在工作中
一通通電話打下來,不知不覺到了飯點,但管昱華卻忙碌得沒時間吃飯,剛端起盒飯準備吃幾口,新的工作又找上了他。
“管經理,衛浴系統司機說要把錢給了才拉進來卸貨。”
“管經理,幫忙協調下挖機司機,場外污水管埋設,平土等工作需要推進。”
作為這次援建施工的副總指揮,管昱華忙成了陀螺,從入場以來他就一直盯在施工現場,把嗓子都喊啞了,吃了幾盒清喉片也不管用。但他不敢休息,更不敢懈怠,因為他知道,我們是開路先鋒,還肩負著抗疫援建的重任。
“見縫插針”的機電安裝藝術
深圳公司機電安裝專家 陳軍
4月4日一早,深圳公司的機電安裝專家陳軍帶著首批9名機電專業人員,緊急趕往上海支援抗疫用房建設。由于當天深圳沒有直達上海的航班,陳軍一行人就先乘坐飛機到寧波,后從寧波乘坐高鐵,于當晚21點趕到上海。
機電安裝的工作,陳軍已經干了28年,豐富的經驗讓他在日常工作中游刃有余。但是這次參加松江抗疫用房建設,他感到了極大的挑戰:“就像在打仗!像打仗一樣,一秒都不能停!”
現場施工工序多,協調難度大,必須見縫插針、穿插作業,等到裝修、吊頂、隔斷等前置作業完成,才能開始安裝。陳軍說:“我們要做好非常充分的準備,全力搶時間,才能保證工期!”為確保施工時的材料供應,陳軍帶著隊員去尋配件、揀材料。由于材料需求計劃精準,加上經驗豐富,所以他們很快就將材料配置完成,為后續作業節約了很多時間。
為了高效優質完成工作任務,陳軍每天工作20個小時以上。由于現場施工圖紙經常更新,他就和機電管理人員一起研究、理解設計意圖,倒推實體工程深化設計,爭分奪秒提出材料計劃,為工序展開及跟進裝修爭取到更多時間,為后來完成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
因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
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
那些逆向而行、無私無畏的姿態
擦亮了時代最美的底色
那些奮戰不息、晝夜堅守的身影
都值得稱贊和尊敬
致敬的援“滬”抗疫先鋒
審核丨詹剛、杜龍
圖文丨王露軍、倪幫華、李東旭
海報丨朱紅洲
編輯丨查忠明、李立瑞
素材來源丨上海、深圳、五公司,滬蘇湖經理部
主辦單位丨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