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鐵十局電務公司有這樣一支隊伍
他們攀爬于幾米、十幾米
乃至數十米高空
在極短的作業時間內
成功完成鐵路電網的切割重連
被譽為電網“蜘蛛俠”“手術師”
……
我們在驚嘆“黑科技”之余
殊不知背后是專業化團隊
智慧賦能、精益建造的成果
是中鐵十局十年磨一劍
強化契約精神、夯實管理基礎
打造四電專業品牌優勢的集中展現
本期帶您走進四電工程
揭秘十局專業力量!
強化契約精神 提升專業素質
<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四電施工具有技術復雜、安裝精度高、系統調試難度大的特點,有一根芯線配線錯誤,都會影響整個工程的正常開通。電務公司依托四電專業項目特點,總結形成了“一點不差、一線不錯、一試就通、一事不出”的四個一底線要求,即精度一點不差,配線一根不錯,開通一次成功,安全無一事故。
<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2021年,鐵路營業線實施要點施工301項1123次,全部安全正點開通;驗交開通工程項目26項、單位工程116項,一次驗交合格率100%,受到業主賀電表揚48份。其中,火爆全網的黃臺聯絡線黃臺站改等重大節點工程圓滿完成,濟南地鐵、六安水廠、杭海城際、贛深高鐵、魯南高鐵、寧波地鐵、青島地鐵等重難點工程圓滿開通運營。
大型鐵路樞紐(車站)改造等營業線施工,技術復雜,安全壓力大,相當于在鐵路神經系統上進行切割重連手術,多年來營業線上“做各類手術”的經歷,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四電施工核心技術人才。電務公司設立專家委員會,成立電力通信信號、電力電牽等專家組3個,累計培養專家組成員46人。出臺《首席工程師、星級工程師評選管理辦法》,建立星級人才庫200多人,暢通人才成長通道。通過開展技能競賽、崗位練兵、導師帶徒、見習生“1+2”全周期系統培訓等措施,建強專業隊伍。
發揮專業優勢 打造行業品牌
針對高鐵電氣化專業施工,突出“專業化、工廠化、機械化、信息化”,通過建設電氣化預配車間,實現腕臂、吊弦工廠化預配,做到每一套腕臂、吊弦精準安裝。濰萊高鐵引入青榮城際工程,270分鐘內完成兩座線路所同時接入,涉及5站4區間及濟南局調度中心信號系統改造調試,影響范圍廣、施工難度大、調試技術復雜,集中專業力量,確保工程圓滿交付。一系列“高精尖”的項目磨煉,夯實了企業發展的專業優勢。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電務公司加大區域經營、立體經營、專業經營力度,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新提升,逐步構建起了“國鐵+城軌”雙輪驅動,公路、市政等路外市場同步提升的良性發展模式。2021年,成功承攬濟南地鐵6號線,實現首次承攬單項合同額超10億元。企業新簽合同額、營業額、凈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創歷史新高。
城軌板塊
鐵路板塊
公路板塊
市政板塊
堅持創新驅動 塑造發展優勢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濟南市四電系統集成研究中心”,電務公司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立四電技術研究中心,攻克了繁忙營業線四電改造、高鐵四電系統集成施工研究等重大攻關難題。針對引江濟淮滬蓉鐵路雙線同時撥接施工,在國內尚無經驗借鑒的情況下,成立技術攻堅小組,破解了無軌條件下接觸網支柱側面限界數據采集難題和高鐵雙線同時撥接接觸網過渡施工技術難題;解決了信號專業施工影響范圍大(涉及4個調度臺、10個車站,影響范圍90公里),系統調試復雜的難題。
依托項目實際,創新應用《模擬室外設備對信號樓設備調試試驗新技術》《接觸網雙承雙導雙線同架施工新技術》等新技術,大幅提升工效。將《高速鐵路接觸網架設線性張力控制施工技術研究》《高速鐵路信號設備安裝及系統調試施工技術研究》等技術創新成果廣泛應用到項目。近幾年,先后有27項科技成果在項目得到轉化,擁有發明專利授權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9項,省部級工法16項,先后榮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2項、詹天佑獎2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科技進步獎)14項,國家級、省部級QC成果獎33項。
突出精益管理 鑄造精品工程
抓細現場管理。加強工程項目安全文明工地建設、物資設備管理、內業資料管理、合同管理、分包管理,嚴格工程作業指導書、專項施工方案以及逐級技術交底,突出現場管理精細化,確保現場各項管理有序可控。狠抓效益提升,2021年,電務公司抵免所得稅920萬元,企業凈利潤率居于中國中鐵綜合公司電務系統內前列。
<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抓實過程管理。加強項目前期策劃、工程開工、過程控制、收尾工作等過程管理,合理配置人、材、機等各類生產資源,確保期到必成。突出過程管理關鍵要素,分級、分類、分專業開展全員普及培訓、關鍵崗位培訓和作業人員培訓。突出精益管理,在電纜配線、腕臂安裝等工序上實施了施工工藝模塊化管理,推進樣板引路、首件驗收,全面提升施工工藝水平。
秣馬厲兵,勇毅篤行
中鐵十局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
追求卓越品質,打造精品工程
以優秀施工業績
為建設“交通強國”
增光添彩!
圖文:于 莉 姜雁群 趙 苑
編輯:于 莉
責編:朱紀鋒
主辦:中鐵十局黨建工作部(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