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近日,上海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應徐匯區楓林街道征召志愿者要求,三航局第一時間響應組建了青年志愿服務突擊隊,迅速投入為期14天的疫情戰斗中,助力上海疫情防控阻擊戰。
黨委宣傳部聚焦此次疫情志愿服務活動,推出戰疫人物系列報道第三篇。
牛二伍協助小區核酸檢測
“我從沒有這樣強烈地感受過我正在被人需要。”
牛二伍 三航局企發公司馥滿樓出品主廚
牛二伍作為三航局馥滿樓的“頭灶”,他自廚藝大成以后的20多年來,很少面臨門可羅雀的情景。但是,從3月末開始,街上的行人日漸減少,餐廳少了以往歡樂祥和的氛圍,仿佛一支大鐘停止了擺動,春天似乎戛然而止了。
就在此時,三航局招募志愿者服務突擊隊的消息擊中了他,作為廚師來說,他此前的生涯里從未接觸過這種下沉一線而艱難險重的工作。
“我接近40歲的生命里,從沒有這樣強烈地感受過我正在被人需要。我想加入,就像是被種植了很久的樹,剎那間開枝散葉,再由我們組成一片樹林,延續這片春天。”牛二伍的入隊誓言毅然決然。
然而,志愿者服務工作并非紙上談兵,牛二伍剛進入小區,無形的壓力就撲面而來。原來,他所在的社區共有59棟樓,設施陳舊,巷道窄小,各類物資十分欠缺,部分居民檢測異常,社區現有的志愿者也多數缺少專業指導,他們的行動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牛二伍在小區張貼防疫提示
牛二伍和隊員迅速分析了小區的現狀,一致認為小區基層力量薄弱,居民生活物資得不到有效保障是最大的問題。經過與居委會協調溝通,牛二伍小隊開始全程承擔起小區內的醫療、食品等物資運輸工作,其中不乏要為檢測異常樓棟的居民提供服務。
“居民們都封閉較長時間了,壓力往往很大,我們專心做好‘快遞’工作,不與他們有任何肢體或語言接觸......”接到任務前,牛二伍再三告誡隊員。
物資裝卸、消殺、分袋、搬運、傳遞,牛二伍小隊在高溫下一遍遍重復這些“簡單”的工作。任由汗水在防護服里打滾、在面罩上起霧,直到整個淹沒視線,他們也都默默堅持,從來不道一句苦,不喊一聲累,將物品送至居民們門前,敲門提醒,得到回復后立即轉身離開。
牛二伍發放藥品
“大白叔叔,你們能幫我奶奶配藥嗎?她很不舒服,也走不過來......”牛二伍剛放下政府配送的大米和掛面,正轉身準備離開,在門的另一側,小女孩的一句話扎進了他的心窩。
“小朋友,我們......我們不懂怎么配藥,居委會應該能幫上忙,你聯系居委會好不好?”牛二伍的隊員輕聲詢問。因為疫情封閉的關系,社區內的配藥資源一直十分緊缺,廚師出身的牛二伍和隊員不具備醫療知識,此前一直沒被委托參與這項工作。
“小劉你等一下,筆給我......”牛二伍打斷了隊友的交流,他用筆在左臂大白服上迅速記下了樓棟和門牌號,“小朋友你說,奶奶需要什么藥?”一段沉默后,門縫里傳出一張紙條,在幾行工整的字跡之后,一個小巧的紅心躍然眼前。“謝謝你們,大白叔叔!”
經過牛二伍和隊友的反復溝通和尋找,最終協調解決了一部分居民的配藥需求,經過幾次配藥流程后,現在,牛二伍又身兼社區“配藥專員”的稱號,身上的任務也更多了。
“為了延續愛與希望,記得要努力生活啊”,牛二伍與隊員依然穿行在社區樓棟之間,在他們身后,是一個燦爛的春天。
往期推薦
01
戰疫人物通訊① | 點起一把星火
02
戰疫人物通訊② | 三航局安全員戰疫
策劃:三航局黨委宣傳部
文字:鄭博文
圖片:牛二伍
編輯:王一坤
覺得好看,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