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期“改革中的SPIC”專欄刊登國家電投改革三年行動的成果案例——中能融合扎實推進科改示范行動,打造國有互聯網企業改革樣板的具體舉措。
中能融合是由國家電投牽頭組建的“國有資本控股、民營企業參股、市場機制運作”混合所有制企業。自2018年11月成立以來,中能融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核心,以“科改示范行動”為抓手,搶抓改革窗口期,積極穩妥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創新完善體制機制,積極探索國有企業優勢與互聯網企業特質有機融合的改革發展之路。三年來,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企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1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黨的領導,公司治理科學高效
中能融合積極參加中關村論壇“智能+能源”論壇,并在會上發布《國家級能源工業互聯網》成果
2
把高質量建設能源工業互聯網作為“第一任務”,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同步履行
以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主戰場,廣大干部員工積極投身專項重點任務建設和服務保障,較好完成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建成“兩地三中心”的數據中心和網絡規劃布局,穩步推進大數據平臺和安全中臺建設,建成安全高效支撐設備上云能源行業信息基礎設施。建立覆蓋全能源領域的經濟、消費指標體系,開展一次能源領域經濟和消費數據采集試點工作,實現能源行業經濟消費數據初步匯聚。聚焦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累計接入3800多個場站安全數據,工控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接入國務院國資委國資在線監管平臺、國家能源局應急指揮中心、國家信息測評中心,支撐有關部委行業監管和安全監測。此外,結合能源保供主動作為,加快推進預測預警平臺建設。發揮央地合作互補優勢,共同組建北京能源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與北方工業大學圍繞共建產教融合基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打造企校合作共贏新模式。積極承辦和參加全球智慧能源高峰論壇、中關村論壇“智慧+能源”平行分論壇等各類高端論壇展會,不斷提升公司在工業互聯網和智慧能源領域影響力。
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已部署運行15個能效提升、設備管理等方面的智慧能源應用,數據應用價值初步顯現
3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明顯
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10%以上,積極主導和參與相關標準研究制定,主導編制1項行業標準、3項團體標準,承擔政府A類項目2項,集團公司統籌項目1項,順利通過信息安全服務資質認證(CCRC)五個類別認證,取得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評估(CS)二級資質,獲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稱號,申請專利28項、計算機軟著52項。提前布局電力氣象業務,獲得先發優勢。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大力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積極構建市場化經營機制,強化薪酬激勵,規范退出管理。公司股權激勵方案實施落地,完成首批25人持股計劃,將公司和骨干員工利益“綁定”。圍繞公司戰略目標落地和專項工程建設,建立“揭榜掛帥”機制,以清晰的考核導向激發干事創業熱情,體制機制創新推動人才集聚效應逐步提升。
經過三年創新發展,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治理逐步規范完善,生態圈建設不斷拓寬,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隊伍已經成形,公司由初創期邁入快速成長期
推薦閱讀
編輯 丨 盧天嬌、代波、肖宏昊
點擊“閱讀原文”,快速加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