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虧損的項目,只有虧損的管理,一切問題都可以從管理中找到解決的答案!”這是他的工作格言,更是他多年來孜孜不倦降本增效的真實寫照。他就是中國中鐵第八屆“勞動模范”、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三公司總經濟師——駱正甲。
憑著一腔熱血和務實求真的工作態度,他一步一個腳印,迎難而上、奮力拼搏,為三公司推進大商務管理體系、推進工程項目降本增項貢獻力量,為鄭萬鐵路貫徹中鐵上海工程局宏微觀成本管理要求、實現工經業務規范化和標準化、推動項目扭虧解困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自己較勁 滾動“效益”雪球
在鄭萬鐵路項目,駱正甲利用周交班會、專題會等契機,向工區宣貫中鐵上海工程局相關規章制度,分享全局成本管理優秀項目的相關做法,分析成本管理失控項目的經驗教訓,以真實案例來提升工區主要管理人員的視野、財經知識和成本管理理念。
同時,他找準成本管控突破點,嚴格落實責任成本和分包限價,統一制定了各工區分包限價并報集團公司審批,避免了由于參建公司不同導致各工區相同分包項目指導價不統一的現象;加強勞務分包監管,加大隊伍管理力度,監查各工區勞務隊伍的決算退場工作、收方結算工作和資金撥付工作,確保“四不結算,五不付款”;每季度,帶領工經部、財務部、物資部對各工區的經濟活動分析進行平推指導,核實確認項目的盈虧狀況,總結成本管理上的不足,并制定整改措施,對于工區層面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給后方公司發告知書,督促后方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通過他的不懈努力,原本僅限于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拓展為貫穿于項目管理各個環節的成本管理。
構筑“防護網” 讓跑冒滴漏無蹤跡
根據“生產圍繞成本干、管理圍繞成本轉”理念,駱正甲對項目發生的每一項成本都“精打細算”。現場經費支出實行“主責控制、歸口管理”的原則,分工區分部門對經費的支出歸口進行管理,并對經費每項支出明細進行分月匯總、總額控制,嚴禁超標準、超規模開支。堅持以方案降低成本,施工方案評審時進行經濟比選,合理優化方案、降低成本,如在隧道軟弱圍巖加固時用大管棚注漿取代小導管注漿、優化V級圍巖開挖支護方式、梅溪河交接墩水平樁采用爆破開挖等,不僅縮短了施工時間,還降低了施工費用。在勞務發包單價管理方面,他嚴格執行中鐵上海工程局指導價,并根據項目工程特點及施工環境等情況測算合理的發包控制價。以勞務合同管理為主線,實施物資供應和消耗全程管控,根據合同中明確的物資供應與消耗責任,嚴格執行限額發料、月末物資盤點,堅持每周通報攪拌站原材核算盈虧狀況及各工程部位的砼損耗率,及時糾偏,減少浪費。
此外,為確保每一筆錢都能用在刀刃上,在駱正甲的推動下,經理部進一步收緊各工區資金使用權,統一管理資金,不再按內部分劈計價撥付資金至工區賬戶,保證了關鍵線路、重要工點資金不受影響。同時,所有勞務款、材料款、機械費由工區制定計劃報經理部審核后統一代付,既保證了付款公平合理,又避免了參建公司回流資金的問題。
深耕細作 譜寫商務管理新篇章
雖然崗位在變,責任與擔當卻從未改變。2021年8月,駱正甲調任三公司總經濟師,從一線具體商務工作轉向子公司商務體系管理,他深知自己面臨著一個全新的挑戰。為全面提升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加快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他認真落實中國中鐵、中鐵上海工程局大商務管理體系建設的相關要求,穩步推進三公司大商務管理體系建設。在他的帶領下,三公司成立了商務管理中心,制定了《大商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試行)》《項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方案(試行)》等文件,并同步設置了商務管理信息聯絡員,構建機關各部門與項目部的業務聯絡體系,確保三公司大商務管理體系落實到位、組織到位、宣傳到位。
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個嚴冬酷暑,多少個日日夜夜,駱正甲任勞任怨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崗位,打好成本“算盤”、把好效益“關口”,并始終以一股不服輸、不低頭、不怕苦的精神與毅力,高標準、嚴要求地開展工作。星光不負追夢人,駱正甲先后獲得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七公司“五大楷模”、中鐵上海工程局“十大杰出員工”、中鐵上海工程局第二屆“勞動模范”、中國中鐵2016-2017年度“二次經營先進個人”、中國中鐵2020年“抗疫情、保增長、大干100天”勞動競賽先進個人、2020年中鐵上海工程局“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當被問起如何成為專家時,駱正甲只是寬慰一笑,亦不作答,但是能夠從他的臉上看到他對工作的執拗與熱愛、對企業的責任與忠誠。
猜你喜歡
★【聚焦】吳阿勤與光大環境總裁欒祖盛舉行會談
★打造“鋼筋集中加工”新模式 | 五公司聚焦“四化”實現“效益效率”雙提升
★【一周資訊】看看中鐵上海工程局這一周發生了哪些新鮮事兒
★【聚焦】吳阿勤到深圳上水徑停車場項目檢查指導工作
編輯策劃:局宣
稿件來源:三公司
主辦單位: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黨建工作部(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