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近日吉林省能源局發布《吉林省能源局2022年度推進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工作方案》通知。這是全國首個出臺的省級“新能源+鄉村振興”方案,具有借鑒意義。
根據《方案》,2022年,在全省9個市(州)以及長白山管委會、梅河口市,約3000個行政村開展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全省共計9034個行政村未開展鄉村振興工程,各縣(市、區)行政村數量以省民政廳提供數據為準)。每個行政村建設100千瓦風電項目或20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2024年度實現省內全面覆蓋。
推進模式:根據省內實際情況,初步確定整市(州)推進與整縣(市、區)推進相結合的開展模式。集中松原建設規模,整體推動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在省內其余各市(州)以及長白山管委會、梅河口市推薦能夠整合資金或與大型能源企業合作,具備接入條件的縣(市、區),未開展過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同時轄區內行政村超過2000個的市(州)可視實際情況推薦兩個縣(市、區),長春市、吉林市可基于以上情況增加推薦一個縣(市、區),開展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
建設模式:可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因地制宜選擇建設風電、光伏項目。整縣推進,統一規劃、統一選址、統一建設、統一運維,本著“經濟效益最大化”原則,宜聚則聚,宜散則散。省能源局按照縣(市、區)所轄每個行政村風電項目100千瓦或光伏項目200千瓦建設規模,匹配縣(市、區)相應建設指標。運維管理模式方面:政府全資建設的電站。以縣(市、區)為單位,由企業自愿按地區分攤省內鄉村振興工程項目相關工作。為電站前期建設提供技術支持,開展業務培訓,負責后期統一集中運行維護,保障電站安全平穩運行。企業全資以及政府企業合資建設的電站。各出資企業負責參與的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建設、運行、維護工作。投融資模式:政府全資。采取整合涉農、涉貧、鄉村振興等政府專項資金或利用政府專項債券等模式投資建設。企業出資。按自愿原則由企業全額出資建設,電站歸企業所有,項目收益扣除各類成本后全部捐贈給村集體。政府企業合資。由政府與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具體股權分配可視地方財政情況靈活掌握,電站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所有。
收益分配模式:政府全資。收益全部分配給村集體。按照風電3000小時、光伏1500小時測算,建設100千瓦風電項目或200千瓦光伏項目,每個村集體每年收益最高可達10萬元,至少持續20年。企業全資。企業與政府簽定捐贈協議,扣除建設、運維、財務等方面成本后,收益全部捐贈給村集體。按照風電3000小時、光伏1500小時測算,原則上每100千瓦風電項目或每200千瓦光伏項目捐贈金額不低于3萬元,具體捐贈金額以實際發電小時數為準。政府企業合資。政府出資部分,收益全部捐贈給村集體;企業出資部分,企業與政府簽定捐贈協議,扣除建設、運維、財務等方面成本后,收益全部捐贈給村集體,每個村集體每年收益約為3萬元-10萬元。吉林省還明確本年度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建設規模將分批次下達,條件成熟一批,下達一批,首批擬于6月中旬正式印發。請各市(州)、長白山管委會、梅河口市按要求組織推薦,論證項目具體信息,包括項目名稱、項目類型、建設規模、投資主體名稱,并將相關信息于6月10日前上報省能源局。
詳情如下:



END
一圖速覽五大上市風電整機商2021財報,研發投入差距明顯
李克強: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啃下新能源平價上網最后一根硬骨頭——海上風電平價上網邁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