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26歲的劉音主動請纓成為徐工集團首批海外服務工程師,3年間奔波于伊朗、委內瑞拉等4個國家,并多次被海外代理商點名邀請給予服務支持。2015年3月徐工西藏礦山設備項目部成立,由于海拔高地區偏遠,很多服務人員“退避三舍”,劉音帶頭開始了他在西藏的派駐旅程。
一年365天,除去回公司述職,全年300多天劉音都是在礦上度過的。對此他無怨無悔,因為他深知售后服務的重要性,只要有需要,他總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
記得有一次,設備出現故障停在邊坡上很危險,客戶很是著急。恰巧那時劉音得了感冒,看似不是問題的小病在高原卻有可能危及生命。但為解決故障問題他帶病上戰場,克服頭痛、氣短,最終解決問題。也就是他這種忘我的工作表現,得到了客戶的大力贊揚,客戶豎起大拇指說道“徐工有你這樣的服務人員怎么能不做大、做強,你們真的很優秀!”
對于自己從事的職業,劉音認為:“不能為了修車而服務,而是為了產品的可靠性和質量提升而服務”。所以他在工作中不斷積淀,在服務中查找產品的差距與不足,用服務支撐產品改進。
劉音認為客戶及操作手是最好的質量反饋對象。日常工作中,他注重收集、思考客戶和操作手反饋的問題,并反復研究和琢磨,提出反饋意見。劉音發現XE900分動箱呼吸閥經常跟隨空氣排出齒輪油,在對結構設計進行研究和思考后,他建議將呼吸閥加長并上調。
看似“小改進”,卻解決了影響客戶滿意度的大事,因為機器使用期間出現不明原因的漏油,這對客戶而言是關乎產品質量的大事。類似這種的產品質量改進建議,不勝枚舉。
每天在礦區跟進車輛、日常點檢、維護等工作占據了劉音大部分時間。礦區內的每一臺設備,什么工況?多少工作小時數?在哪個區域施工?他都能了如指掌。
現在,越來越多的徐工設備參與到西藏巨龍銅礦的開采工作。面對愈加沉重的后市場擔子,他笑著說道:“動力源于壓力,就像發動機一樣,壓力越高輸出的動力自然就會高。”“徐工設備已經奮戰在海拔5600米的西藏地區了,離珠峰登頂還遠嗎?”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對徐工產品的自信和駐守西藏守護徐工設備的自豪。
我們需要您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