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象牙塔的應屆畢業生到自主產品項目研發負責人,再到如今對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企業管理有獨到見解的首席研究員,27年,中聯重科起重機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機分公司履帶起重機制造分公司經理高一平一直與起重機技術結緣,一路走來。在中聯重科的大舞臺上吊車,他用智慧、勤奮和毅力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起重機公司工程起重機分公司履帶起重機制造分公司經理高一平
關注市場需求
2002年,高一平帶領團隊開始履帶起重機系列產品的研發。他認為,產品設計需要面對兩個場地,一個是產品生產的生產車間,一個是產品銷售的終端市場。設計人員需要將產品設計與這兩個站點緊密結合中聯重科quy80履帶吊,以優化設計并推出滿足當前市場需求的低成本產品。
2004年,在當時國內最大的履帶起重機中聯重科QUY200下線后,高一平帶領技術研發團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逐步開始開發系列產品面向市場要求。 QUY50、QUY70、QUY80、QUY260、QUY350、QUY400、QUY600等市場公認的產品。 2012年,為滿足東南亞客戶的需求,高一平帶領團隊將現有產品與施工現場條件相結合,推出了ZCC550H、ZCC750H、ZCC800H履帶起重機產品,并成功進軍海外市場。按照高一平的思路,“產、銷、研”的正確順序應該是“銷、研、產”。只有把握市場需求的脈搏,才能關注用戶需求,開發制造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從本地協調到全球協調
與大多數履帶起重機開發者的想法不同中聯重科quy80履帶吊,高一平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于大型履帶起重機的研發,不能只追求完整的產品系列,而必須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我們將根據產品性能定位、市場定位、設計成本等因素,推出完整的產品系列研發計劃,然后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最適合的產品。”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設計理念也開始從最初的注重局部細節向整體協調的方向發展。 2009年,高一平主動求變,逐步整合現有產品,研發出QUY500、QUY650,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中聯重科中噸位履帶起重機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高一平帶領研發團隊不斷探索創新。根據風電、火電、石化、核電等不同行業的吊裝特點,先后研發了QUY800、QUY1000、ZCC12500等大噸位履帶起重機。適應特殊吊裝市場的發展趨勢,吊重和吊高不斷增加。
下一個高峰
多年履帶起重機設計經驗,讓高一平的設計理念更加清晰。他把鶴比作一個有“神經系統、血液、骨骼和思想”的活體,必須充分考慮產品系統的整體匹配和協調。目前,該研發理念已得到應用。
2011年5月28日,隨著當時世界起重能力最強的移動式起重機中聯重科ZCC3200NP履帶起重機的成功下線,標志著中聯重科履帶起重機的落成。首攀起重機技術高峰二手吊車,實現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目前,中聯重科履帶起重機產品系列已形成從50t到3200t的全系列產品,但高一平并不滿足于此。對于未來,高一平有一個規劃:“從2015年到2020年,我們要把自己研發的產品提升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水平,做到‘國際領先’。這種對技術永無止境的追求,將使中聯重科的產品擁有更具核心競爭力。” (本文來自中聯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