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這么久也沒有白費。”四工局京哈高速長拉林河項目總工程師萬銳緩緩放下設計圖紙,一群穿著“橡膠鞋”的履帶式挖掘機出現在眼前。道路“自由行走”,工地布滿繁忙景象。
京哈高速公路長拉林河工程是吉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的“三縱線”改擴建工程。主線全長146公里。自開工以來,四工局承建的6號工區在各項評價中始終名列前茅,這與項目人員不斷創新、精益求精的努力息息相關。
自今年復工以來,確保主線順利開通一直是大家共同的目標,但在大家精力充沛的時候,卻被潑了一盆冷水。本來是爭分奪秒的好時機,施工進度卻突然停了下來——路面工程與輔助防排工程的交叉施工破壞了路面結構。第六工作區的路面設計為多層連續體。結構層之間的污染會破壞路面的結構和完整性,挖掘機的鋼履帶會對路面造成劃痕,給路面結構質量帶來隱患。 “施工進度要抓緊,路面質量要保證。”想到工期緊張,萬銳一直在辦公室里徘徊。
“如果真的不行,我們盡量避免反排和道路的交叉建設。”工程部部長段俊明一臉尷尬。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25噸伸縮臂鋼制履帶吊,不是根本原因。交叉口的發生很難避免,而且容易分散工人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勢必影響施工進度。
“采取支持措施怎么樣?挖掘機工作時,讓5個人合作移動底板。”工作區主任連松的話,讓大家眼前一亮,但很快就遇到了瓶頸——人手不足。第六工業區配套項目太多。實施這個計劃需要大量的人力,但目前所需的工人數量根本無法滿足。即使有足夠的人力,建設成本也會增加吊車出租,建設效率還是未知數。
復工迫在眉睫,但改善計劃被推遲。 “我們為什么不在挖掘機上工作?”建筑工人尹東叫醒了做夢者。只要從挖掘機“根”上解決問題,就能有效減少污染,保護路面。項目組迅速將目光聚焦在挖掘機上,及時清理了挖掘機履帶上的渣石,減少了挖掘機與地面的摩擦。最終大家一致決定為挖掘機設計一雙“新鞋”——在挖掘機履帶上裝有特制的鋼履帶橡膠墊吊車,防止鋼履帶直接接觸路面造成損壞。
那段時間,鋼履帶橡膠墊成了大家口中的“熱門話題”。根據降噪減振增強牽引效果的假設,經過反復計算和測試,每臺挖掘機需要配備24塊橡膠墊,實現作業時與路面“零接觸”,鋼背筋和螺絲用于密封橡膠墊與軌道相連。
努力有回報。經過協商和溝通,項目組找到了可以加工定制這種橡膠墊的供應商。第一批橡膠墊到貨后25噸伸縮臂鋼制履帶吊,該項目立即組織人員投入戰斗,用最短的時間將橡膠履帶墊安裝到挖掘機的履帶上。 24個橡膠墊套在履帶齒、鋼背肋和螺釘之間,同時承擔固定任務,挖掘機運轉正常,路面噪音比以前小很多。
如今,這些穿著“新鞋”的挖掘機在現場咆哮,所到之處,路上都沒有留下“腳印”。進度得到保證,路面結構得到保護。萬銳笑著說:“道路建設質量高、效率高,下一次工區測評我們會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