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克的發展史上,坦克種類繁多,外觀也很奇特。今天,人們繼續在坦克的研發上不遺余力。在眾多奇葩的坦克方案中,最為人熟知的恐怕就是球形坦克了。這種坦克不僅有很多繪圖車,而且還被引入到游戲中與玩家見面。
純藍圖武器——斯大林滾輪
加拿大納普開發的滾輪船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瘋狂的武器“斯大林滾子”。相信很多人會認為它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事實上,事實并非如此。 1897 年,加拿大人 Knapp 開發了一艘史無前例的船——鼓船!這艘船的外觀很像“斯大林鼓”,是一個移動的圓柱體。鼓船中部裝有槳輪推進裝置,可使船以每小時7公里左右的速度前進。但這種船阻力巨大,橫向搖擺嚴重吊車,很快就被廢棄了。雖然輪船被證明沒有實用價值,但它的設計理念卻讓很多人著迷,一發不可收拾。
美國工程師 Yasen Pyle 繪制的“軍用機動車輛”圖
德國漢莎-勞埃德研制的“滾筒”
一戰爆發后,戰壕、彈坑、鐵絲網讓各國士兵苦不堪言。即便是剛剛參戰的坦克,也常常因為設計缺陷和技術限制而在戰場上掙扎。這時,提出了球形戰車的概念。 1916年5月,美國工程師亞森派爾發明了一種“軍用機動車輛”。根據派爾自己的描述:“這輛車是裝甲軍用自動車輛,由兩個球形金屬外殼組成……”雖然這輛車最終沒有建成,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球形戰車。先鋒。無獨有偶,同年吊車公司,德國漢莎-勞埃德公司也提出了一種名為“滾輪”的球形戰車方案。該車不僅配備了火炮,還具備一定的越野能力。 1917年,“滾子”的原型被制造出來,并進行了多次試驗。可惜在隨后的比賽中,A7V坦克計劃勝出。同年,“滾輪”原型被拆除。
美國人弗蘭克·勞特布爾設計的“球形拖拉機”
美國工程師Asher Knepper提交的“兩棲車”提案
英國人約翰·珀維斯設計的“強力球”
盡管戰場已經證明履帶是坦克底盤的最佳選擇,但對球形坦克的熱情依然不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更多的球形戰車被提出。 1919年百噸履帶吊,美國人弗蘭克勞特布爾設計了“球形拖拉機”。拖拉機由四個并排的球體組成,發明人聲稱這輛車不僅可以拖拉機工作,而且還具有改裝成坦克的潛力。次年百噸履帶吊,美國工程師 Asher Knepper 提交了一份“兩棲車輛”的提案。該車在民用領域可用作拖拉機,在軍事領域可用作兩棲坦克。不僅美國人熱情高漲,英國此時也出現了一位才華橫溢的人——約翰·珀維斯。他設計了一種名為“動力球”的機動裝置,由于采用網狀外殼,重量輕,機動性和通過性好。
蘇聯研究人員繪制的球形戰車藍圖
相比歐美人的小打小鬧,對球形坦克最熱衷的國家是蘇聯。即使在二戰最艱難的時期,許多蘇聯科學家仍然建議軍隊和政府建造球形坦克。 1941年,幾位研究人員寫信給斯大林,希望能建造一個球形坦克的原型,也希望國家撥款資助他們的研究計劃。計劃被否決后,這些研發人員并沒有氣餒,自籌資金建造了一個球形坦克模型,上面安裝了一門大炮作為武器。據說這款車型時速可達10公里。不得不說,這些研究人員確實是有決心、有毅力的。
蘇聯球罐方案不可預測
除了上面那個看似可靠的球形罐,還有很多聽起來像科幻小說的解決方案。例如,兩名蘇聯工程師提議建造一個“替代球形坦克”。這輛車由四個巨大的球體或滾子組成,重達數百噸,上面覆蓋著機槍和大炮。同時,這種“另類球形坦克”還可以化身為機動堡壘,攜帶大量步兵和補給,只需拆掉自己安裝的部分武器即可。還有一個類似“斯大林鼓”的球形坦克,本身不安裝任何武器,完全是一個巨大的壓路機。整個裝置的總戰斗重量預計將達到數千噸,而德國研制的P-1000超重型坦克在其面前是渣渣。當然,這些完全不可靠的設計肯定不是軍方通過的。
瑞典科技公司研發的“Rotundus GroundBot”球形機器人
球罐的傳說在這里嗎?當然不是!時至今日,球罐仍有后人。進入新世紀,瑞典一家科技公司研制出一種名為“Rotundus GroundBot”的球形機器人。它的直徑為 2 英尺,最高時速為 6 公里/小時,能夠在各種表面上行駛,甚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除了缺乏武器外,它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接近球形坦克的東西。仔細看看,是不是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