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nClick="hideewm()" src="images/guanbi.png">
在“一帶一路”的新征程中,他們燃燒激情、點亮智慧、無私奉獻,譜寫了青春的華章。為此,我們推出了系列報道《我與“一帶一路”》,講述三一人在海外的奮斗故事,唱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我與“一帶一路”
在加入三一前,狄巴克曾在一家日印合資公司擔任要職。當收到了三一拋來的橄欖枝時,他猶豫再三,最終還是被三一的誠意打動,決定接受新的事業挑戰。
2014年2月1日,狄巴克加入三一印度公司,擔任首席執行官。五年來,他憑著敏銳的嗅覺帶領員工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行本地化戰略,促進中印交流,取得了豐碩成果。
本地化力量的見證者
“這五年來,幾乎南亞所有主要建筑項目,像孟加拉的帕達瑪工程項目、印度的世界最高雕塑‘團結雕像’、孟買帝國雙子塔等,都有三一設備的參與。”狄巴克不無驕傲地說。
印度總理莫迪會見梁穩根等中國企業家
過去5年,三一印度實現了8倍的業績增長,成為南亞工程機械行業中增長最快的公司。在南亞的起重機和旋挖鉆市場,三一印度已經成為第一,混凝土機械和挖掘機的市場份額也在飛速增長中。2018年,三一印度的利潤同比增長55%,混凝土業務同比增長180%。
吊車這些驕人業績的取得,與狄巴克響應三一集團號召,積極推進的本地化戰略密切相關。
2019德國寶馬展現場
印度政府近年來加大了中國吊車網基建投資力度,混凝土設備需求大增,而三一是全球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狄巴克看到了這一重大機遇,但他深知,只有提升三一印度自身的生產制造實力,打造更符合印度國情的產品,履帶吊才能贏得激烈的市場競爭。
為此,2016年底,三一印度聯合泵送事業部,專門開發了37米泵車等契合當地市場的混凝土產品。在產品本地化過程中,狄巴克率領的印度團隊與泵送事業部通力合作,先后克服部件認證,工藝與材料差異等困難。僅耗時6個多月,新款37米泵車就實現投產,一上市就獲得了近30臺訂單。
狄巴克榮獲2018印度工程設備“年度人物獎”
狄巴克趁熱打鐵,推動這款產品的本地化制造。2018年10月,第一臺印度本地生產的新款37米泵車在浦那工廠正式下線交付。除泵車外,目前三一印度還實現了起重機、挖掘機的本地化制造。
人才本地化一直是三一印度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目前,三一印度超過98%的員工為當地人,包括業務總監、各部門長,以及車間和營銷服務的一線員工。狄巴克表示:“本地人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市場,與客戶無障礙溝通,建立起客戶對三一產品和服務的信心。”
中印交流的牽線人
自擔任三一印度CEO以來,狄巴克多次牽線搭橋,促成中印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重要合作。在他看來,中印只有加強全方位的溝通交流,才能減少分歧合作共贏,從“龍象之爭”變成“龍象共舞”。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企業與個人層面,均是如此。
2018印度展大獲成功
2015年10月,三一集團發起組織的中國能源暨基礎設施工商企業考察團訪問印度。狄巴克勇挑重擔,積極促成了考察團與印度總理莫迪以及印度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等領域政府部門的會見。雙方達成多個重要合作意向,中國企業印度之行收獲積極成果。狄巴克笑言自己在那段日子忙的腳不沾地,電話都快打爆,但能夠在如此高的層面促進中印合作,再怎么辛苦也值得。
在三吊車出租網一印度公司,狄巴克多次組織對印籍員工的中國文化與三一企業文化培訓,為兩國員工創造深入交流的機會。在中國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他也會尊重中國傳統習俗,給中國員工發紅包拉家常,讓他們在異國他鄉感受到溫暖。
狄巴克為印度首臺本地生產泵車“點睛”
除了經貿、文化,狄巴克對中印在教育領域的合作尤為重視,因為這是面向下一代,面向未來。在他的推動下,2018年12月17日,印度索邁亞大學與三一工學院第一期交換生項目在長沙開班。狄巴克希望印籍交換生們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和中國文化,廣交中國朋友,做中印兩國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項目結束時,交換生Shanay表示,此次來三一工學院學習,不僅開拓了國際視野、也體驗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這期間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新技術,未來將會很好地應用到工作中去。
正是因為在中印交流方面的優異表現,狄巴克在一眾印度商業領袖中脫穎而出,獲得了“2018年亞洲經濟時報最有前途商業領袖獎”、“印度工程設備年度人物獎”、“中印論壇杰出CEO獎”等權威獎項。
“感謝公司的信任,也感謝自己五年前的那個決定,使自己煥發了事業的第二春。”狄巴克表示,三一印度正處在最好發展機遇期,他將繼續努力,把三一印度打造成中印合作的典范,“一帶一路”上的靚麗名片。(來源:三一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Harry